【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驮娘江畔的壮寨生活
  作者:黄佩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21 | 点击数:13316
 



壮族姑娘落落大方、性格爽朗,谈恋爱的时候也是如此。
这是1988年拍摄于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沙梨乡的两个壮族姑娘,
她们正在跟小伙子对歌。她们虽然站在树后,但丝毫没有把自己藏起来的感觉。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界廷乡岩怀村那合屯的这几个壮族老妇人,
正在展示的是用刺绣工艺制作的背儿带。外婆给满月的外孙送来精心制作的背儿带,
精美的工艺赢得了大家的赞叹。

壮锦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在广西宾阳生产壮锦的车间里,
我们看到织壮锦的织布机格外高大,分为几层。壮锦的传统图案很多,
其中以凤凰图案最为普遍,故有“十件壮锦九件凤”之说。
2006年6月,“壮族织锦技艺”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 2011年10月18日 21: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辛亥百年”生活之变:尽是新风尚
下一条: ·罗山皮影戏流传上千年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
·[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
·[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
·[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