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吴世旭:“发现”赵家堡
————现代背景下一个闽南土堡的地方营造
  作者:吴世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13 | 点击数:26956
 

    在“福建漳浦赵家堡村寨形态研究”一文中,章晓宇强调了风水与园林观念在赵家堡建造过程中的支配作用,同时也把建筑的象征意义看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赵家堡的建造,他认为赵若和是始作俑者,“完璧楼”的匾额即为其所书,而赵范归休后“寻先王缔造故处”,见“昔构犹存”,便在此基址上重建完璧楼,并修建了城墙、府邸等。对于堡中建筑的命名和形制,他认为“这种从隐及显的象征来寄托对祖先帝业追念之情的做法,实为影响赵家堡形态的特殊而重要的因素”,比如,“完璧楼”是“取成语‘完璧归赵’之延伸,意‘赵’者宋宗室也,显示其重振家业之意向”;汴派桥的“汴派”“当为汴之脉派、汴之源流之意,隐喻堡中居者乃宋室后裔”,其形式也“确是宋史故地汴梁城中几座著名桥梁的共同特色”。把赵家堡与赵宋宗室后裔联系起来,并无不妥之处,但在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建筑上时,必须抱持着严谨的态度,否则便会出现某种夸大的观点,从而造成对赵家堡及其建筑的严重误解。
在“赵家城古堡保存规划”一文中,这种误解得到了集中的表现。李雄飞同样认为完璧楼为赵若和所始建,并指出了赵家堡“象征性地运用了宋都汴京的模式”在建筑上的具体表现:

    ① 三重城制,完璧楼为一重城,赵范所建不久即废的为二重城,赵公瑞再扩建的外城为三重城。
    ② 宋代开封内外湖制,赵公瑞扩建的外城,包括了原城外的水田,形成了内外湖。
    ③ 汴派桥,现存已非原物,命名为“汴派”,取宋都风格之意。
    ④ 墨池,石刻是赵范父子特意从宋都拓来宋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刻于此地。从总体布局看,可能当时此处尚有文庙建筑一组。
    ⑤ 辑卿小院,命名暗示此地曾是皇族聚居之地。
    ⑥ 聚佛宝塔,象征开封铁塔。

    在李雄飞看来,这种以象征性手法建设的物质实体中,处处流露了宋王室成员及后裔从避难、隐居到公开露面的复杂情感。因此,他建议赵家堡的保护应该保留更多古人的感情信息,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规划,而“规划后的赵家城,将成为一座历史悠久、既能体现历史的沿革,又具有较美的景观区限并给人以完整印象的宋代古堡,将成为闽南地区一处旅游胜地” 。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设计四所在《福建漳浦县赵家堡保护开发详细规划研究篇》中,对与上述类似的观点进行了一些澄清,比如,认为赵家堡属于和“老村庄”或“村寨”同类的“城堡式聚落”;荷花池的内外形式是两次筑堡的结果,与潘杨二湖无关;“汴派”一名是用来强调宗族谱系的宋赵源头,与宋都风格无关;聚佛宝塔与开封铁塔在形制的不同方面均不相仿,也很难找出其象征因素,或许另有原型。但也沿袭了一些类似观点,比如,认为城堡的位置、形制和东门内的城隍庙都与中国古代兵家传统的“守城之道”相符;“完璧楼”取“完璧归赵”之意,隐喻了灭国王族的精神追求 。尽管如此,关于赵家堡仿照帝都而建的说法,不仅仍然没有得到严谨的考证与辨析,反而通过不同专家学者的论述而越传越广;同时,在专家学者们的认同之下,基层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也对这种说法充满了信心,并反过来再次影响了专业研究者的论述。
    在《城堡和土楼》一书中,王文径辟专章对赵家堡加以论述,认为“赵家堡的存在价值,除了其保存较好的城堡建筑本身,最重要的是建造者及其继建者特殊的历史身份,以一个皇族后裔追慕先祖帝业而踌躇满志的精神抱负和无可奈何的悲怆情感,强烈地交织在一起,在城堡建造中,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来,从而为世人展示了一个特殊的建筑风貌和精神世界” 。王文径先生曾经在乡镇文化馆工作多年,后来又供职于漳浦县文化局,并于1991年创建了漳浦县博物馆,因此对县域内的文物古迹了如指掌,而对于赵家堡的保护,他也居功甚伟。在他的论述中,“三老”留言中的“布局立意处处犹似汴京之旧”得到了详尽的解释,并认为它一语“道破了赵家堡的天机”。关于诸如完璧楼、三重城、内外荷花池、聚佛宝塔和汴派桥等建筑的象征意义,《城堡与土楼》中的观点与李雄飞的看法大同小异,但又进一步推断,赵义曾经游历过两宋的故都,对与赵宋有关的文物史迹目睹心记,因此在扩建赵家堡的时候刻意模仿,以至于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赵家堡仿照赵宋都城而建的观点,在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中仍然可以见到,比如,在“他乡?原乡!”一文中,谭刚毅以赵家堡为主要例证,探讨了生存型移民与其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在他乡与原乡之间建立起历史与社会的关联,他再次肯定了赵家堡模仿两宋故都而建的观点,而在论述的过程中,也大量地采用了诸如三重城墙模仿与都城和南门封堵寓意皇族后裔不再南逃等的说法。
    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建筑学研究者对赵家堡的关注,以建造者特殊的历史身份为论证的基点,来评断其建筑的文物价值或阐述其建筑的文化意义,并通过把赵宋宗室后裔的历史与建筑融合起来,使赵家堡与赵宋都城产生了紧密的关联。 “三老”留言中的“布局立意处处犹似汴京之旧”本来更像是一种模糊的情感表达,但在很多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建筑学研究者的论述中,这种含糊其辞的表达却被提炼为赵家堡仿照赵宋都城而建的理论观点;同时,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建筑学研究者的论断显然受到了一些附会之说的影响,但与后者简单的附会相比,这种论断却绘制出了一幅“微缩汴京”的图景,从而使赵家堡的“宋城”意象越来越清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原文发表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十八辑
【本文责编:杨秀】

上一条: ·[李晓菊]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地位
下一条: ·吴世旭:人类学的东北研究断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