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吴世旭:“发现”赵家堡
————现代背景下一个闽南土堡的地方营造
  作者:吴世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13 | 点击数:26953
 

    经过“村导”的一番讲解,游客们顿时兴趣大增,在议论纷纷的同时,更想进入土楼一探究竟了。走进窄小的楼门后,是一个狭长的中厅,其右部为通往上层的楼梯,后部则开有三个门通向天井环廊。中门上方悬挂着时任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彭冲题词的“赵家堡博物馆”木匾,门边则放置着一块石匾,一面阴刻“入林”二字,落款为“友弟张国径为辑卿赵词丈书”;另一面则阴刻“霁香飔影”,落款为“曹应秋”。从左边门进入天井环廊,在屋室环绕之中,可以仰望洞天,俯视天井。深深的天井一侧,是一条地道的入口,据说地道一直延伸至赵家堡外。民间甚至传说这条地道可以通往邻村,并认为在清朝“红白旗”械斗的时候,赵家堡被红旗围困多日而未被攻破,就是因为可以通过这条地道从邻村输入粮草。天井环廊的左右各有两间屋室,左边第一间堆有两块石匾和多块石质建筑构件,其中一块石匾阴刻“硕山”二字,落款模糊不清,另一块则阴刻“松竹村”三字,落款为“瑞图”,它们和“入林”石匾一样,原来都应该设置在赵范之子赵义所建的园林建筑之中;石质构件则分别阴刻有“乡贤名宦”、“父子大夫”和“恩荣”等字样,这些构件也非完璧楼中原有之物。天井环廊两侧的屋室和它后面的三间屋室形成了类似于“三间两伸手”的房屋结构,而其空荡荡的公厅中,只摆着一把铁制大刀,这显然也是为了配合旅游而摆设的。土楼二层的建筑格局和一层大致相同,但据说正北一间原来是个无门无窗的密室,1986年重修时,因结构已部分破坏,原来的通道无从考究,只好从底层开一小洞进入,之后又增设了门窗 。土楼的顶层为封闭的环形通廊,曾经作为赵家堡的展览馆,虽然其中大部分的展品如今已经迁走,但仍然有一些展览图片悬挂在内侧墙壁上,这些图片主要是表现南宋末年帝昺崖山投海和闽冲郡王隐居漳浦的历史过程。通廊外侧的墙壁四周和一、二层一样,都设有很多铳孔,透过这些内部狭小外部相对宽大的铳孔,可以俯瞰土楼周围诸如诒燕堂、积玉堂、南北三堂和辑卿小院等建筑。
    完璧楼前面的二层楼房上下都为五间开,底层中间的公厅现在是赵家堡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办公室。公厅的木质板壁后面有楼梯通往楼上,板壁在重修时被漆为暗红色,并绘有五蝠(福)图案,上面挂满了各种赠品。中间是新加坡赵氏宗亲总会赠送的两面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宋城重现,华夏之光”和“宣扬文化,促进乡谊”,两边是郑志聪所赠的对联墨宝:“完璧传中外,赵城见古今”,上部则是平和县地方政府所赠的画匾。公厅的左右各有两间屋室,都是管理所的仓库。二层在重修后已改为通间,里面空无一物,前部则伸出一条狭窄的廊道,并辅以木质栏杆。二层楼房左边的伸手已经改为公厕,右边的伸手也是管理所的办公室,但同时兼售关于赵家堡的书刊和玩具等旅游商品。在完璧楼和二层楼房之间的天井院落中,有一眼古井,旁边是完璧楼前的石埕。
    从二层楼房右边伸手的侧门走出之后,可以看到一排紧挨着“内城”围墙而建的民宅,如今早就已经无人居住。民宅的右侧是“内城”的另一座“城门”,上面已呈黑色的夯土墙壁倾而不倒。由此门转入一条小巷,沿着坡路走下,便可到达志堂。志堂是南三堂的一部分,后者由三座同式三落房屋和其两侧各一列护厝组成,中间的三座主屋从南至北依次被称为“志堂”、“忠堂”和“惠堂”。其中惠堂和忠堂都有局部坍塌的现象,而志堂则因1986年的重修而相对完整。作为赵氏族人一个重要的分支祠堂,志堂在重修之后被改造为一个旅游景点。  

     走进志堂的门厅,便可看见天井中一块新修的石碑,其内容和导游图中的介绍文字没有太大的不同。天井周围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图片,左边的图片表现的是赵范父子建造赵家堡的历史过程,右边则是堡内主要建筑和碑刻等的图片。中进公厅前部的梁柱上有对联:“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生贤廷辅文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虽然上下联的字尾押韵,但却并不严格对仗,实际上,上联是宋太祖赵匡胤御赐魏王支派的字辈,下联则是太祖派后裔所续的字辈。在公厅的寿堂内,悬挂着赵范的画像,其上是台湾桃园赵家堡所赠的“源远流长”匾,两边则是族谱、闽冲郡王墓碑等的图片,画像前设有香案,上面摆着一个香炉;寿堂门壁的上方悬挂着“汴派流芳”匾,两边的柱联为:“志重在诗书代出英才光世德,堂先于敬爱门知礼让振家声”。公厅两侧的墙壁上是宋室南迁的路线图和表现宋朝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等辉煌成就的历史图片。从忠堂和惠堂的布局来看,中进两侧的屋室应该分为前后房,但重修时被改为大通间,左边是老年协会的办公室,右边则作为仓库。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原文发表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十八辑
【本文责编:杨秀】

上一条: ·[李晓菊]历史文献学的学科地位
下一条: ·吴世旭:人类学的东北研究断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