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9月16日电 (杨颖融 刘云)16日,有摄影界“小奥斯卡”之称的第7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系列活动在昆明举行。
在展出现场记者看到,这些出自大师之手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更通过建筑、服饰、礼仪、节庆等展现着世界各地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无论是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妇女,还是印度尼西亚丛林里的小孩,又或是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城墙,照片所表现出的意境或典雅、或壮美、或深沉、或神奇,幅幅引人遐思,给人启迪。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给本届“人类贡献奖”题词时表示:“摄影推动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发展,愿美丽的云南昆明携手‘人类贡献奖’感动世界。”
为更好地展示多元民族文化,主办方当天还从云南摄影家的部分作品中精选了180多幅优秀民俗摄影作品,与“人类贡献奖”年赛获奖作品一同展出,并冠以“云南表情”。
记者了解到,伴随民俗摄影不断走向成熟,本届赛事也成为有史以来参会人数最多、内容最广、发掘最深的一届。共吸引了来自世界117个国家及地区的2300名摄影人士参赛。经评委初审和复评,166组1600多幅照片已从4000多初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获提名奖和文献奖。
据悉,在为期三天的系列活动期间,除“人类贡献奖”年赛终审评审、“云南表情”民俗摄影展外,主办方还将举行首届国际民俗摄影图片论坛、第七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颁奖及云南各州市的摄影采风活动。而获奖作品除在昆明展出外,还将参加9月下旬的大理国际影展。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主办的“人类贡献奖”年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明确提出以摄影为手段,以记录、传播、共享多元文化为目的的国际摄影赛事,旨在记录和发掘频临消逝的民俗文化,从1998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完)
【相关报道】
一生人就做一件事
──“让人类记忆感动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16日 15:40
中新网昆明9月16日电(记者 刘 云 杨颖融) “由于我爱上了云南,我一生人就做了一件事,也就是‘让人类记忆感动世界’”,在此间举行的第7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上,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都中国专家沈澈与昆明市民和世界各国摄影家一道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
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埃塞俄比亚奥莫河部落的民族服饰、还是西班亚的斗牛士壮观场景、马达加斯加安齐拉贝高地的捡骨葬、保加得亚诺沃村婚礼、孟加拉锡尔赫特查拉克法会、缅甸钦邦的纹面女及云南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等,这些摄影作品从不同角度,用一组组图片有效生动地讲述一个个民俗事象、记述一段段文化变迁。镜头带给人们的除了一个个生动精彩的场面外,那些民族民风民俗文化着实让观者感叹。在这里仿佛带你走进了他们的世界,跟随他们去探访了属于他们的那个灵魂。
沈澈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作品让所有人了解不同地区的民俗,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到生活的热情,更让我们骄傲和自豪。
为什么把第7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选定在云南举办?沈澈情有独中谈了缘由。31年前,当时20多岁的小伙子沈澈骑着自行车冲出大上海直奔云南,从此摄影改变了他人生的既定轨迹。他说:“那决不是一次偶然的冲动!是云南的山山水水和神秘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一直让我魂牵梦绕,是摄影让我爱上了七彩云南这片热土。”
沈澈感叹:“30年前的云南之行,我曾穿梭在滇西南的热带雨林丛中; 拥抱了滇西北的座座雪山。在怒江州怒族老人用口弦述说着年轻时的恋情,傈僳族姑娘边唱歌边和我喝着双杯打的杵酒。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乡亲父老把他们爱给了我,是云南各民族的文化滋养和培育了我!30年过去了,至今云南成了我一生想往的地方。”
“由于我爱上了云南,我一生人就做了一件事。”也就是“让人类记忆感动世界”。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沈澈和他的朋友就组织了民俗摄影大赛,继而有了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就有了“人类贡献奖”年赛,还有世界民俗摄影家协会。
此次“人类贡献奖”年赛的参赛国从第1届的37个,增至116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对此给予充分认可。
沈澈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倡导“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共享”,这次我带着全世界的“弟兄”来到昆明,体验云南,是回归是感恩,又是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更是民俗摄影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我无比热爱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因为我知道百年甚至千年之后,我们的后人能看到我们现在鲜活的生活,我能体会到我们的后人会为我们今天的那份人类记忆面感动”,沈澈说。(完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9月16日 15:2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