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辛亥百年”生活之变:尽是新风尚
  作者:张瑾华 屠晨昕 林梢青 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15 | 点击数:26986
 

 

  中山装·孙中山为它当模特

  四口袋,和一种理想

  前襟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前襟五个扣子,代表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两个倒笔架形的胸袋,则表示革命要依靠知识分子。

  这就是既有潇洒英俊之气又不失民族风韵的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剪辫运动沸腾,中山装盛行。

  【诞生,孙中山来当“模特”】

  1895年,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远渡日本横滨。从体现新政权新面貌的目的出发,孙中山先生开始构想新式服装的样式。

  宁波服装博物馆原馆长陈万丰说,最初的中山装作关闭式八字形领口,前门襟上钉纽扣9粒,腰际有扩带式横裥,经孙中山试穿,得到各界人士肯定。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带着日本陆军士官服、学生装和在日本时做的早期中山装,来到当时在上海滩知名的红帮裁缝店“荣昌祥”,要求以这几种服装为基样,做一套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新服装。服装制成后由孙中山试穿,大家认为式样简朴庄重,胜于西装,比横滨时制作的早期中山装有较大改进,后来便以这套服装为母本,制作中山装。

  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的不朽贡献,广州革命政府确立了“中山装”这一名称。

  【盛行,做中山装最难是领子】

  今年79岁的红帮传人江继明先生,一辈子做了数百件中山装。上世纪60年代,中山装兴盛时期,他正在上海虹口区娥嵋路的“培罗西服店”打工,每天来做中山装的人络绎不绝。

  “做中山装最难的是领子,领子要居中,两个角不能有大小,要‘登’起来,大小要正好,要舒服。”江继明说,做一件高档的中山装,一开始用的是华达呢、花呢等上等毛料或混纺毛料,以求挺括、圆顺、厚实。后来,随着中山装的普及,普通布料也可以做中山装。因而穿中山装的人越来越多,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形成了中山装热。

  那大概是中山装最风光的年代了。江继明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他用长衫为自己精心改制了一套灰色中山装,很是精神。“记得上海虹口服装鞋帽公司请我去为东海舰队司令员量尺寸,我就穿着这套笔挺的中山装去的,司令员还夸我:‘小伙子很精神嘛。’”

  【演变,多款服装都有它的影子】

  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服装,中山装对中国服饰影响至深。新四军、八路军、解放军的军装都由中山装变化而来。20世纪50年代后,人们根据中山装的基本式样特点,进行创新,设计出“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和“军便装”。

  “这些新式服装中显然都有中山装的影子,但均有改革。比如领子就各有很大变化,领口开大,翻领由小变大,把喉头从紧扣中解放出来了。”陈万丰说。

  而“毛氏服装”是中山装改革最有特色、最成功的杰作。1957年,红都服装店接受了为毛主席制作中山装的任务。红帮裁缝田阿桐没有照搬中山装原有的款式、造型,而是根据毛泽东的脸型、身材和气质特点,进行了别具匠心的改革。他将上面两个衣袋的兜盖改为弯而尖,使衣服更显出朝气和动感;垫肩稍微上翘,两肩更加平整服帖;领子变化尤大,领口大,翻领大,完全改变紧扣喉部的款式。

  毛泽东很喜欢穿这种改进的中山装,在各种正式场合均穿这种服装。而中央领导也一个个仿效,不论在国内接见外宾或出国访问都穿这种中山装。“毛式中山装”因此闻名,影响越来越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2011-09-13 C1-8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四川甘孜州发现一批格萨尔时期珍贵文物(组图)
下一条: ·驮娘江畔的壮寨生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