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苏独玉 田兆元 朱雷:文化是表演仪式,更是日常实践
——中美民俗学家对话录
  作者:苏独玉 田兆元 朱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10 | 点击数:10706
 

  特约记者:近来,地方文化的觉醒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请谈一下地方的文化表达如何,学者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应该居于何种地位?

  田兆元:这是一个地方文化公共化的问题。即将地方文化资源公共化,让他人前来分享,地方借以得到发展。现在各地的民众和管理者大多明白,在当下的社会潮流中,地方文化如不表现出来,就会被抑制,从而影响到当地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所以他们想尽办法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把自己的文化推出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发公众的关注。虽然各地文化展演的形式有待商榷,但他们发展地方文化的出发点值得认同。

  苏独玉:上世纪50年代,北京和天津就有大规模的表演,无论国家还是各地区都用广播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我觉得这是中国的传统。现在做法有一些转变,把展示的重点放在旅游产业上,吸引更多人来看。当然,最有意思的在于把地方的思想植入到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中。“花儿”是很典型的例子,过去除了甘肃、青海等地的老百姓,没有人知道“花儿”,只散落在地方志里。到1950年,“花儿”代表去莫斯科参加民歌会,才慢慢被知晓。到了1990年亚运会,一首《花儿与少年》使得“花儿”被众人知晓。宣传对地方是有益的,至少知道“花儿”的人,会改变对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的印象,知道那里也有“文化”,也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推动地方文化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学者的参与。没有学者的研究和加入,文化推广很难进行,包括艺术形式的流传都会被压制,所以要重视学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学者有相对完备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区别于随意去“采风”的非专业人士。他们不是带着猎奇的心态,短暂地去看,而是一种长期的观察,是经过训练后的研究过程。

  田兆元:学者在传播地方文化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方面。学者的采风和田野调查,为地方文化的保存作出很大贡献。像陕北民歌、新疆民歌,都是因为音乐家的参与才扩大了影响。所以,我觉得学者担负着文化建构者和文化研究者的双重使命,在研究中,不自觉地建构、推广地方文化。相当多数的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怀有很深的情感,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广这种文化。现在有的地方在文化建设上也比较看重学者的参与。

  苏独玉:过去,文人或上层社会对“花儿”持贬低态度。50年代起,我们的学者能看到它好的一面,这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都有促进的作用。特别是早期的民俗学家功不可没,他们开始认识到民间文化的精华所在,在自我意识转变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影响力改变了其他学者的观念。

  田兆元:民俗是文化的精华,是生活的华彩乐章,民俗的持有者(民间艺人)是文化的精英。以前被认为俗的东西,现在成为大家争夺的宝贝,说明了民众对地方文化认识的改变。民间信仰以前被当成迷信,但现在妈祖信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近还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地方文化竞争的热点成了对民间文学、民俗资源的争夺和竞争。由此产生了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推动过程中,为了迎合公共性,改变了自己原本的形态,特别是改变了地方性。这尤其令人惋惜。我们可以从世博的各馆展览或出售的纪念品上看到,能代表一个地区的产品,往往是被改造的民俗产品。

  苏独玉:我在美国的各种展览会上有相似的感受。这可能是地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没有办法改变的问题吧。“花儿”也面临这个问题,从学者的角度看,真实的就是最好的,改造后的表演,就丧失了本质美感。因为过度改变,“花儿”已不如八九十年代流行。

  特约记者:美国学者安德森曾说,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二位对此有何看法?

  苏独玉:每个时代因为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每次回头看过去时,都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得出不同的观点。我们需要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历史”。它可能就是个神话。民俗同样如此,需要有一个集体的民俗观。这个观点既是民俗学家的,也要上升到国家的层面。这当然就有想象的成份。

  田兆元:我研究中国神话与历史很多年。在过去的政治传统里,都有用神话做合法性依据的,神话后来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思维和传统是长期认同的结果,有几百年几千年。你们怎么会认为传统是想象出来的呢?

  苏独玉:我绝不认为这些是假的,是想象出来的。我认为文化的想象性是从真实的历史中选取提炼出的,它不是全面的,但肯定具备真实性。所以说传承下来的传统是真实的。

  田兆元:我们不认为传统是不真实的。安德森的书写,可能造成了很多的误会。很多人据此找到传统虚假的一个依据,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中国的两个很高认同度的神话分别是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这是高度认同的历史实在和现实,在此基础上的共同体是真实的,构建这个共同体的文化也是真实的,不是想象的。

  特约记者:谢谢两位的精彩对话。文化是表演,更是日常的实践。我们看重传统的表演,也重视当下的仪式。地方文化的强势表演,归根到底是地方的觉醒,是地方发展的产物。文化传统有想象的成分,但是它一定是真实传统的体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求是理论网-社会科学报 2011年09月08日 09时43分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罗哲文:文化遗产是我们发展的资本
下一条: ·欧美史学新动向:实践史学
   相关链接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李向振]日常时间:当代民俗学转向生活实践研究的重要维度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