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宇晓]中国苗族亲子连名制初探
  作者:宇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9-05 | 点击数:16401
 

 

亲子连名制度,即英语民族学文献中所谓的trkeisonymy,①是一种在我国有着广泛分布的命名制度,究其最集中的核心分布区,应首推我国的南方民族地区。对于我国西南地区藏缅语族和孟高棉语族诸民族以及台湾岛上一些土著族群的亲子连名制,前人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不少民族学和民族语言学的大师们都涉足过这一课题。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和马学良等前辈开创了对藏缅语族父子连名制进行科学研究的先河;②而著名民族学家凌纯声、芮逸夫、杨希枚等先生则对台湾土著民族及东南亚一些土著民族的亲子连名制度作了系统的调查或分析。③他们对这些族群的亲子连名制的研究,在我国民族学界和民族语言学界,至今仍鲜有能出其右者。不过,苗瑶语族的民族或民族支系里所流行的亲子连名制,却由于种种原因,未曾引起过这些学术前辈们的注意。其实,苗瑶民族的亲子连名制也是一宗十分宝贵的民族学遗产,无论是对于全面了解苗瑶族系的文化特征还是对于从总体上来把握亲子连名制的文化内涵,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尤其是对苗族而言,亲子连名制在其民族文化网络中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与苗族的家族结构、婚姻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语言法则、民族认同感等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深入研究苗族的亲子连名制对于我们探讨苗族的社会文化,无疑是十分有效的切入点之一。鉴于前人对于苗族的亲子连名制尚未有过系统的深入研究,本文拟对苗族亲子连名制作一番尝试性的探讨。因为目前对有关国外苗族个人命名制度的材料掌握甚少,本文的探讨范围只限于分布在我国大陆的苗族。
由于我国苗族内部的支系构成和分布状况比较复杂,因而亲子连名制在苗族中的分布也呈现出多种结构类型共时并存的格局。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国苗族的亲子连名制似可归纳为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1、祖、父、子三代并列式逆推反连
这一结构类型如果用代码来表示即为:CBA-DCB-EDC。在这里,每一个完整的连名都由三个音节构成,这三个音节分别是祖、父、子三代各自的本名。其中,第一个音节为当事人即子辈的本名,中间音节为当事人父亲的本名,最末一个音节为当事人祖父的本名。这一类型的连名制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台江县、雷山县、剑河县一带的苗族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苗族社会中,祖、父、子三代相连的连名方式在使用上并不是绝对唯一的,它实际上可以与父子两代相连的连名方式交替使用,一般是需要强调每个人名所有者的祖父时才连祖父的本名,否则,父子两代相连就可以了。
2、并列式祖、父、子三代顺推正连
该类型可用代码表示为ABC-BCD-CDE,即当事人的本名在连名之最末,祖父名在最前边,父名在中间。例如“奏麻俄”这个连名式人名中,“奏”为祖名,“麻”为父名,“俄”为当事人自己的本名。这一类型的连名制主要见于贵州台江县的孝弟等苗寨中,具体的分布范围有多大尚未及调查。
3、并列式父子两代逆推反连。
这一类型可用代码表示为BA-CB-DC。它呈现出严整的两音节格,其中前一音节为当事人自己的本名,后一音节为当事人父亲的本名。每个连名按苗语语法意为“某之子某”。这是苗族中行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连名方式,无论是在操黔东方言的黔东南苗族还是操川黔滇方言的贵州中部和西部苗族中都有广泛的分布。
4、嵌音式父子两代逆推反连。
这种连名方式从音节数上表现为三音节,从形式上看似与祖、父、子三代并列式逆推反连的亲子连名制相近,但实际上却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三个音节中的中间一音节只是嵌在父名和子名之间的特定的发语词。如果用代码表示,则为B□A-C□B-D□C。每个连名中的音节为当事人之本名,□是为表示对父辈尊敬时粘附在所连父名上的语音成分,最后边的音节为当事人父亲之本名。这样的连名构成方式在苗族中的行用范围极为有限,目前只在贵州西南部操川黔滇方言麻山次方言的紫云县四大寨苗族中发现了使用上的实例。该类型的连名格式可以说只是第3种类型的连名格式嵌附特殊冠词后出现的音节变异而已,因为尽管音节上已有所不同,但在父名和子名之间的连缀顺序上仍采用的是地地道道的逆推反连法。
5、并列式父子两代顺推正连。
这种连名的构成方式可用代码表示为:AB-BC-CD。这样的格式在苗族中的分布面也极为有限,目前仅见于“古董苗”(“古董苗”自称“蒙正”或“蒙港洞”,是聚居在贵州紫云、安顺、镇宁三县毗邻地带的一个苗族支系)中。鉴于这一苗族支系在历史上曾长期受彝族土司的统治,与彝族的文化交往关系较为密切,而其连名在形式上又与当地苗语语言法则不相吻合,我们有理由认为,“古董苗”中所行用的AB-BC-CD一类连名格式很可能是受彝族连名制影响的产物,是彝苗之间文化传播所导致的一种文化变异现象,而不大可能是苗族中原生的固有格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苗族亲子连名制最基本的格式当是BA-CB-DC和CBA-DCB-EDC这两种类型。
任何文化现象的存在,都是以其担当一定的社会功能为条件的。亲子连名制之所以会长期地为苗族人民所传承,就是因为它在苗族的社会文化运作中具有若干特定的功能。研究苗族亲子连名制度,若不探讨其功能。就如同人们探测一种矿藏而不问其价值和意义一样。经过初步的研究,我们认为,苗族亲子连名制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冠梓]关于国外瑶族的分布变迁
下一条: ·[何晏文]关于民族服饰的几点思考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任宽]中国叙事体系观照下当代虎故事的叙事形态研究·[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