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袖珍人的皮影大戏
  作者:富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31 | 点击数:10336
 

 

       在北京圆明园附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平均年龄23岁,但平均身高却只有1.2米;他们有着儿童一样的面貌和声音,却拥有和成人一般的智商和经历;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现以皮影为生,他们就是中国唯一的袖珍人皮影艺术团。该团成立于2008年4月,组建之初只有七人。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如今已成长为拥有40多位“小”演员,能够演出上百个剧目的大团。“小”演员们来自全国的各行各业,但他们都毅然放弃工作,来到北京投入到这个属于袖珍人自己的大家庭。用演员鲁德峰的话讲“小羊终于找到羊群了”。从对皮影一窍不通,到成长为能熟练掌握其演出技艺的演员,对于袖珍人来说,难上加难。俱乐部为了使“小”演员们的素质能全面提升,不但提供专业皮影技艺的传授辅导,还为之安排了表演、形体及声乐课程的培训,使他们逐步从“非专业”走向专业。图为袖珍人们在表演武松打虎的剧目。中新社发 富田 摄

图为鲁德峰在展示他的演员证。中新社发 富田 摄

图为袖珍人亲手制作皮影。中新社发 富田 摄

图为“小”演员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校联合推出“小”演员公益培训班上苦练基本功。中新社发 富田 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 2011-08-01 17:05:47

上一条: ·充满神秘感的景颇族竹筒取火(组图)
下一条: ·四川甘孜州发现一批格萨尔时期珍贵文物(组图)
   相关链接
·[任砚泽]《断魂枪》反映的传统技艺传承困境·[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王艳 罗钰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视频平台的活态传承与破圈传播·[杨志伟]新媒体在罗山皮影戏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
·[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马娇娇]皮影戏民俗文化的嬗变及对乡村社会资本的影响·[马娇娇]执守与嬗变:当代关中地区皮影戏民俗文化研究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甘肃渭源:古老“光影”薪火相传
·[王卫华 孙佳丰]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当代传承 ·[吴凤玲]民众生活中的岫岩满族皮影戏及其传承保护
·[周全明]生活的艺人与艺人的生活·[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