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葛剑雄]纸的起源与传播
  作者:葛剑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15 | 点击数:9135
 

  近年来,在陕西灞桥等地也发现了“纸”,它们存在的年代都比蔡伦发明纸要早,但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比如,有人分析认为灞桥纸算不上纸,仅仅是纤维的简单聚合。在我看来,纸的出现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有关的,在东汉年间,蔡伦也未必是事实上第一个造纸成功的人,他其实是当时造纸的一个代表人物,而“蔡侯纸”也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一种象征。虽然有学者认为灞桥纸、阳关纸等要比蔡侯纸早,但是我们应该这样看——东汉蔡伦造纸以后,才有了成熟的纸张生产方法,纸张的使用才普及开来。

  那么,纸是怎么从中国传出去的呢?传统中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中国以外的四周都属于蛮夷之地,且认为世界上其他地方应该主动到中国来接受教育,因此没有主动传播的传统。

  偶然的机会出现在唐中晚期。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高仙芝率领十国挑起战乱,但十国借助当时阿拉伯阿巴斯王朝(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的兵力,反而导致高仙芝几乎全军覆没。阿拉伯人带着高仙芝部队的大批俘虏班师回朝,同时带走了一些造纸工匠。因为中国纸的原料很容易获得,树皮、芦苇等原料沿途就有,所以这些工匠在路上就可以造纸。

  历史上,阿拉伯人很善于学习,俘虏了这批人以后,就让他们发挥长处,传授造纸技术。由此,造纸术先传到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再传到巴格达,最后传到欧洲。除此之外,中国的绘画和文学等先进文化也传播到了西方。在这群俘虏中,有一个叫杜环的人,他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写成《经行记》一文,收录于他的堂叔杜佑所编的《通典》,流传至今。《经行记》是中国较早记录阿拉伯世界情况的作品。当然,对于中国纸传播的过程,学者有不同意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造纸术绝不是埃及纸莎草技术的延续。杜环在阿拉伯世界生活了19年,公元792年,他坐上阿拉伯人到广州的商船,回到中国。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本文为作者在上海博物馆的讲演摘录)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11-08-15

上一条: ·[刘锡诚]一个领域 一种参照
下一条: ·[朱立]百年前地理教科书曝光 内容丰富涉及各个方面
   相关链接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周波 李扬]家谱中的女性书写变化与社会结构固化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张歆]从移民书写到“我们”的歌
·[张静]贞孝、智谋与爱情:冯梦龙女扮男装故事书写中的双线结构与伦理叙事·[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严曼华]边远人群的记忆书写:论通行叙事的在地转化策略与动力机制·[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孙瑶琦]“他者”视域下的民俗书写·[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李珣泽]金叶表、银叶表的形制与使用研究·[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
·[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
·[于翔]心流:女性剪纸群体的最优心理体验·[徐国洪]“书写影响论”与“交流方式说”:杰克·古迪的书写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