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来说,民俗学教育是能够推广起来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来自一个地方,或风俗圈,拥有自己的民俗知识。相对其他学科的普及教育,民俗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确,有的高校在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譬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民俗学社”。然而,从更大的范围而言,大学生热衷于科技竞赛、各种表演活动,对民俗知识并没有互相交流的欲望,对民俗话题并不很感兴趣。这同我国高校一贯重视政治思想教育是不相符的。如果将民俗学的田野作业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肯定可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丰富大学生们的民间生活知识。
其实,大学校园需要民俗学教育,因为民俗本身是人类群体对某一现象共同认可的心愿凝聚而成的。群体心愿的一致,形成了民俗特有的凝聚力,这凝聚力使民俗具有向心功能。民俗流传深广,群体凝聚组合力强,民俗向心力也大。我们平时所说的乡情、乡土、乡恋等等,实际上,就是同乡共俗人们之间习俗向心功能凝聚的产物。试想,一个人不了解自己家乡的民俗传统,如何生发对家乡的感情,一个不爱自己家乡的人,又如何爱自己的祖国。
从更高的层次说,民俗可以营造高校人文气氛,帮助大学生反观城市的生活形态。民俗作为人类文化意识中最底层的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塑造大学生的人文性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到了自由市场经济出现的时候,其带来的后果威胁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解构了共同发展的社区。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由衷地会对那些质朴无‘文’的传统文化表示赞赏;它们引导人的经济动机和贪欲走向崇高,不允许自由市场经济的出现。这样一来,在经济学家心目中那些非理性的传统事物(今天只有在不发达国家才能看到)恰恰成为研究人的合宜理论,成为我们时代疾患的诊断,成为走向未来的召唤。”[6]但是尽管如此,民俗这一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状况不尽如人意,民俗学教育在大学校园几乎没有空间。大学校园仍被视为传播和接受精英思想的场所,大师们被顶礼膜拜,而民众和民间文化则被嗤之以鼻。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承担着培养优秀教师的重任,民俗学在教育学科里并没有位置。
在近十年高校学科建设中,经济学、工商管理科学以及其他应用性学科得到飞速发展,而传统人文学科则日趋萎缩,有些也只好另谋出路,增加一些应用性专业,诸如旅游、文秘、编辑、社区行政管理等“有用”的专业。训练与传授生产、操作、经营技能成为一些高校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全然不顾学生的人性和精神状态是否健康。这大概也是许多高校一直没有把民俗学学科建设纳入议事日程的主要原因。有学者在为人类学呼吁:“尽快改变完全缺少终极关怀的学科设置实用化、流俗化的弊端,及时把人类学补充到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来,同时大力扶植和发展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理由其实非常简单,人文这个词的词根在西文中也就是人性的意思!”[7]人类学和民俗学同属于社会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民俗学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在境遇肯定还不如人类学,这是民俗学的悲哀,更是高等教育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钟敬文:《关于当前民俗学工作的三点意见——致中国民俗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的信》,《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93页。
[2]刘晓春:《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载《新东方》2002年第4期。
[3]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前言”第8页。
[4]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30页。
[5]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269页。
[6]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缪青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8-389页。
[7]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74页。
(本文刊于《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