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万建中]我国高校民俗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全文版)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14 | 点击数:13405
 


  【摘要】就当前而言,高校民俗学学科点的不足,学界对民俗学学科认识的偏差,严重制约了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和兴旺。民俗学课程和毕业生的自产自销,导致了令人悲哀的“自娱自乐”的困境。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接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大潮汹涌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民俗学;教育;学科;现状

  万建中(1961-),男,江西南昌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兴起始于高校校园,具体说是以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钱玄同发起的北大歌谣征集运动为标识的,人们对此已达成共识。当时任教北京大学的刘半农(1891~1934)、沈尹默(1883~1971)提倡写新诗,倡导从民歌民谣中发掘文化艺术的理想因素。这场开风气的歌谣学运动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旗帜鲜明的提出学术研究主张,吸引了众多学人的目光。胡适、顾颉刚、董作宾、朱自清、钟敬文等学者都积极投身其中,出版歌谣周刊96期,搜集的歌谣达13000余首,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还出版了不少开创性甚至是经典性的学术成果,如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董作宾的歌谣研究,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国高校民俗学教育已走过了近90年的历程,相对高校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而言,历史应该是比较悠久的。可从全国高校的情况看,至今民俗学仍被视为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发展似乎是刚刚起步,大学民俗学教育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绝大多数课程没有公开出版的教材。而稍微有点历史的文科诸多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师队伍都已进行了多轮更新。这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值得我们作些思考。

  一、学科点最少的二级学科之一

  上世纪整个80年代,是中国民俗学(包括民间文学)恢复和大发展的时期,高校民俗学教育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钟敬文先生对此比较满意,他在1989年总结道:“十年来,在许多大学的文科院、系里,相继开设了民俗学方面的讲座。那里所讲授的,多数是一般民俗学(民俗学概论”),但也有的是特殊民俗学(如“敦煌民俗学”、“文艺民俗学”或“民俗学史”等)。这种课目的开设,不但对大量的青年学生传布了民俗学的知识和培养了他们这方面的兴趣,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这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这是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条件。”[1]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许多高校在注重民俗学课程的开设和师资队伍组建的同时,没有规划民俗学学科点的建立,更没有发展硕士点甚至博士点的长远打算。那时,除了北京师范大学以外,其他高校的民俗学(包括民间文学)几乎都不是独立的学科,均靠挂于其他学科点。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是1988年原国家教委批准的高校重点学科。由于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实际上拓展为包含中国民间文学在内的民俗学,而且已被现行研究生培养专业目录所确认,因而本学科点的名称亦应改作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布了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专业目录》。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正式更名为民俗学,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和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并列,同属于一级学科社会学。从此,民俗学学科在我国高校有了名正言顺的地位。

  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钟敬文教授是我国这一学科的带头人,他一直任教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早在1949年,他率先将民间文学带入新中国大学课堂,1953年起招收这一专业方向的研究生,1955年创立全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改革开放以后,本学科进入了更快发展的新阶段,1981年被定为第一批博士点,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对全国高校同行进一步起到积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至1996年成为“211程”重点建设的学科。为发展和运用民俗学,加强对我国民众生活与传承文化的科学研究,1993年建立了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2000年研究所联合其他学科成立“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并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所编写的《民俗学概论》、《中国民俗史》、《民间文学概论》等是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教材,1996年以来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化探索丛书”等30余种专著或论文集,目前正抓紧进行《中国民俗史》等重要著作的编写。这些是学科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

  由于钟敬文先生立足于北师大,在他的带领下,该校的民俗学专业长期以来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2003年以前,是国内高校民俗学专业惟一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使得北师大培养民俗学博士的任务过于沉重,生产出来的博士数量毕竟有限。除去留校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的民俗学专业博士,剩下的已寥寥无几,难于满足其他高校建设民俗学学科点的需求。如今,也只有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大和华中师大等少数高校能够培养民俗学(包括民间文学)博士,能够招收民俗学硕士的高校同样为数不多,屈指可数。由于积重难返,高学历的民俗学人才匮乏,具备增设民俗学学科点条件的高校几乎阙如。许多高校民俗学硕士学科点的教师,不是“科班”出身,他们原本是从事其他学科研究与教学的,由于热爱民俗学才转行的。全国大部分省份没有民俗学学科点,这种情况同与民俗学关系密切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就所有文科的二级学科而言,这种情况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

  目前,国内一些著名的高校,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不仅没有民俗学学科点,而且也没有开设民俗学方面的课程。有的高校民俗学学科点受到其他学科的无情排斥,被边缘化,陷入苦苦挣扎的逆境。其中原因,除了客观因素以外,主要在于学术界仍对民俗学学科认识的偏见。在当下社会,“权力政治通过历史的文本化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经典’,进而排除了非主流的、民间的、边缘的历史与声音,那些被文字等现代传播媒介书写、刻录的历史也就充当了强化权力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即使是民间口头文学的历史书写,也被整合到主流意识形态范围内,因为民间文学的抵抗性质、狂欢特征,众多民间口耳相传的口头文学作品,便再一次尘封在历史的背后。”[2]在这种景况下,高校一些领导和学者更是对民俗学或多或少有片面的看法,认为民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粗俗”的、“浅陋”的、“下里巴人”的、没有社会功能的玩意。这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民俗的审美价值、认识世界的价值和生活价值的结果。

  在高校,没有民俗学学科点,没有这一学科的师资,不能开设民俗学课程,民俗学教育就无从谈起。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全国社科联共同发出倡议 优化学风是我们的责任
下一条: ·温州大学: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特色文化数据库开通使用
   相关链接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宋晓青]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邵卉芳]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价值赋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