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木偶与皮影的历史
木偶与皮影,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考古人员曾在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里,出土了大量的木俑,其中有一具高193厘米单大木俑,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四肢关节可以活动,可众、可立、可跪。有人认为,这具大木俑,“当即后世的提线傀儡。”
在汉、唐以后的六朝,这傀儡已能演出简单故事。大约在公元550年至55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木偶原本并无生命,是人以其创意、想象、制作和操纵,赋予木偶特定的形象和“生命”,以此表演故事,说讲事理。中国的傀儡戏,根据其操纵对象与技巧的不同,可分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和皮影等。
自北齐形成后,木偶戏伴随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而日趋成熟。明代时,杖头木偶戏已经在全国流行。宋朝时,福建的提线木偶已很兴盛,泉州更是出现了著名的提线戏班“虎班”。明代万历年间,福建漳州出现了布袋木偶,同时传到粤西、湛江等地。
价值不菲的收藏品
木偶与皮影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息浓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成为当下一种热门的艺术收藏品。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木偶皮影博物馆。德国吕贝克木偶皮影博物馆,以中国皮影和木偶为馆藏重点,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中国皮影。
上海木偶剧团仙乐斯演展厅里,也收藏展出了一批优秀的中国木偶和皮影。其中,一对北齐的木偶俑,堪称镇馆之宝。这一对木偶俑,是一对司法官员的夫妻,它们身上各个关节都能作360度的转动,堪称中国提线木偶的鼻祖。据考证,这对木偶俑是当时用于祭祀、陪葬所用。这一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木偶俑,在国内极为少见。
如今,拍卖市场上最吃香的木偶,当属江加走的木偶。一代木偶雕刻巨匠江加走,被国际木偶界誉为“木偶之父”,他制作的木偶头像,被称为“加走头”或“花园头”,被国家当作一级文物保管。“加走头”,大多不过小孩子拳头般大小,但形象生动、雕刻精美。上世纪50年代起,“加走头”、“花园头”即被世界各大博物馆视为珍宝收藏。周恩来总理曾将江加走的木偶作为国宝级礼物赠送给外国元首。
皮影的市场价格,也日益看涨。仙乐斯演展厅里,展出了一套唐山皮影,是清末年间的作品,其中包括一桌、一椅和两个女人。何晓星估计,这样一套雕刻精美的唐山皮影,市场价至少3万元。
-皮影该如何保存
皮影必须妥善保存,否则,容易损坏。皮影最怕水,不能用水洗;不可直接用书和报纸压,这样皮影容易粘连,揭不下来;也不要把皮影和皮影压在一起,这样也容易粘连。保存皮影,要一个一个单独压放在玻璃隔层或者塑料袋里。为了防止皮影起皱,放进塑料袋里后还用重物压起来,保持平整。“重物”又不能太重,只需把皮影压平即可。皮影很容易发霉,要保持干燥,注意防潮防霉。但也要避免阳光暴晒,暴晒也会影响皮影的寿命。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新网-文汇报 2011年08月12日 14:2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