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丽哉勐僚》:解读壮族深厚文化
  作者:记者 陈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12 | 点击数:13268
 

  用影视人类学的方法解读壮族

  在诸多影视表现手法中,《丽哉勐僚》选择了人类学的解读方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戴光禄说,选择用纪录片的方式,是为了既全面系统又直观生动地反映壮族文化,而不仅仅是一部旅游风光片或是民族风情片。在“展示”和“揭示”的关系上,摄制组侧重“揭示”,采用探秘式的手法,通过壮族社会现存的文化现象,不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让人们不仅了解壮文化“是这样”,而且了解“为什么是这样”。因此,人类学的方法对于他们解读这些现象,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说人类学认为,任何人类的行为和文化都与生存繁衍有关。根据这个原理,对于十里八乡的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谈恋爱的歌会,可以解读成扩大了“婚姻半径”,利于“基因流动”、“物种流动”。摄制组在拍摄“歌圩”一集时,用此理论,破译了“歌圩”的意义,挖到了歌圩文化的“根”。

  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的谭乐水此次担任《丽哉勐僚》的总编导、总摄像。他说,《丽哉勐僚》是一部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较为系统地梳理和解读壮族文化内涵的系列片。正是综合地运用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才理清了文化的线条和脉络。从壮族铜鼓上的“青蛙”文饰,可以感受古百越民族祈求稻谷丰收、多子多福的朴素愿望;从壮族岩画可以印证目前仍在传承的类似于“鸟通神灵”这样两三千年前就有的观点。正是基于人类学的解读方法和视角,他认为,《丽哉勐僚》不仅具有文献资料和乡土教材的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观赏性。

  和其他民族文化一样, 许多壮族原生态文化也在濒危的困境之中,如不及时抢救就会逐渐消失。《丽哉勐僚》用影像的直观方式,对壮族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层挖掘,抢救性地记录了大量壮族文化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而《丽哉勐僚》独特的观赏性在于它不是纯粹的娱乐风光片,而是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展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新、奇、美,给老百姓一种“眼光”,使他们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探索平常事的源。谭乐水说,人们常常对身边事熟视无睹,比如壮族服饰上的图案、花纹、刺绣,很少有人去研究其含义。摄制组在拍摄时,看见一个壮族妇女背小孩的背带上刺绣的花纹很漂亮,一打探才知叫做“蛙蛇纹”,源于壮族祖先的图腾文化。

  虽然有几十年拍摄纪录片的经验,谭乐水坦陈,以“探秘式”的手法全面系统地将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挖掘并揭示出来,还是第一次。整个过程都是边研究边拍摄,大量采访老百姓、专家,查找资料,寻找证据,不断获得比较准确的解释,力求结论都从“田野”中来。

  而在拍摄的过程中,谭乐水他们也努力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视听语言去讲述,尝试开创一种民族志影视的叙述方法。他们尽力避免拍摄“化验单”式的人类学影片,因为他相信,任何高深的东西都可以找到一种简略的阐述方式,那种没有美感和欣赏性的影片是大众无法接受的。

  谭乐水说,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越挖掘就越感受到壮族文化的厚重和深邃,越深入接触就越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他承认,面对浩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不可能一次完全挖掘解读完,但可以肯定的是,思路和方法是正确的。

  用镜头记录独特的壮族文化

  拍摄《丽哉勐僚》这部壮族电视系列片,文山州壮学会副会长、文山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明富最为兴奋。十几年来,他一直在走村串户,收集壮族文化材料。现在,终于有机会通过影像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拍摄的过程是艰辛的,王明富回忆,为了把《丽哉勐僚》拍摄好,两年多来,摄制组的足迹踏遍了壮乡的山山水水,过程中的很多花絮既有意味又有情趣,让人不能忘怀。

  作为一种古老的青铜文化重器,铜鼓从诞生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现今,与铜鼓同时代出现的其它青铜器早已成为馆藏文物了,唯有铜鼓还活在壮族社会生活之中,并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人说:“读懂了铜鼓,就读懂了壮族。”

  壮族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公母之分,有公有母,万物才能生存繁衍,生命才能延续,铜鼓也不例外。文山州广南县贵马村的戴氏家族,历来收藏着一面祖传的公鼓,但母鼓已不知去向。每逢农历年末岁首,戴家人都要与其他村民一道,举行取鼓、洗鼓、祭鼓、敲开春鼓、跳铜鼓舞的活动。2006年1月28日,戴家找到了失散八代之久的母鼓,十分高兴,决定要在除夕夜为公母鼓“重结良缘”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戴光禄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便带领摄制组赶到贵马村,通宵达旦,将壮族祭祀铜鼓活动进行了全程实景拍摄。在《宁董》里,观众可以领略到这些珍贵的画面,从而揭示出壮族与铜鼓关系的千古之谜。

  另一次令人难忘的拍摄是祭祀“弘町”。广南县有座百万壮族人崇拜的神山叫“波吉金乪吉弘”,汉语称为九龙山,神山前还有一座“乪濮崽”,即“男人山”。千百年来,生活在九龙山一带的壮族男丁每年都要在农历三月择日上到海拔1800多米的“男人山”祭祀森林神“弘町”。2006年4月5日是当年祭祀“弘町”的日子,1061名壮族男人要上山举行祭祀活动。摄制组闻讯赶到了广南县。

  按壮族的传统规矩,祭祀“弘町”是不许外人参加的。为了把祭祀“弘町”仪式过程拍摄下来,当日凌晨,摄制组赶到“男人山”下的那贝村,与组织仪式的寨老们商议拍摄事宜。主持仪式的寨老和博摩(壮语,壮族宗教仪式主持者)坚决不同意,他们说,祭“弘町”是关系到整个壮族地区风调雨顺的大事。眼下正值干旱,若是犯了忌,田地因干旱无雨无法栽种,谁来负责?反复做工作,博摩才答应用鸡蛋占卜问神的办法来决定摄制人员能不能上山。幸好天遂人愿,占卜结果没有出现凶卦,摄制组终于可以随同上山了。尽管如此,寨老、博摩还是提出了一个限制条件:所有摄制人员只能在距祭祀队伍100米以外的地方拍摄,不许靠近。中午12时,摄制人员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未曾有外人进入的“男人山”,拍下了千名壮族男丁祭祀“弘町”的场面。

  说来也很凑巧,上“男人山”拍摄回来的当天深夜,老天忽然打雷下起了雨。九龙山一带的壮家人互相转告、道喜:“‘男人山’真灵,我们终于可以种庄稼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年4月11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尹虎彬]数字时代的史诗与英雄叙事
下一条: ·[李璇]《兔侠传奇》:穿着西装的中国“兔儿爷”
   相关链接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李斯颖]壮族蚂虫另节仪式起源神话的探析·[许晓明]琴瑟歌舞祈年丰:壮族布岱支系“陇峒节”
· 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梁昭]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
·[李斯颖]壮族“麽咟宿”仪式中的史诗演述及其文化辨析·[聂强 孙正国]论壮族师公面具的叙事途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