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丽哉勐僚》:解读壮族深厚文化
  作者:记者 陈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12 | 点击数:13266
 

 

《丽哉勐僚》剧照 (《丽哉勐僚》摄制组供图) 


 

  在《丽哉勐僚》的拍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发现:第一次在中越边境的大山上找到了野生稻;第一次为铜鼓是由铜锅演变而来的观点找到了有力的影像证据;第一次在云南文山拍到了野生三七。有专家看过该片后称:“这是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和人类学、民族学影视教材。”

  有人说:“读懂了铜鼓,就读懂了壮族。”这是为什么?

  “竜”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触犯了“竜”被吓疯,为了保护“竜”公然开枪打人而不惜坐牢?壮族为什么如此热爱“竜”、敬畏“竜”?

  为什么壮族地区会有那么多“那”地名?“那”地名分布带形成的“那文化圈”中究竟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壮族在中国南方的“瘴疠之地”生存繁衍,秘诀何在?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壮医依旧存在着广阔的市场,这是偶然的吗?号称“金不换”的三七真有如此妙用?

  壮族为什么至今还信奉摩教?公鸡能通神吗?鸡卜果真能预测吉凶祸福? “甲巴刻”究竟是什么?

  ……

  面对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有人忍不住要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有人带着摄像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走了近10万公里的路程,走访了100多个壮族村寨,拍摄了200多个小时的素材,制作了一部大型壮族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

  《丽哉勐僚》共12集,每集45分钟,每集的名称都用壮语命名:《宁董》(铜鼓文化)、《竜》(生态文化)、《那》(稻作文化)、《糇糯》(饮食文化)、《帕比 帕空》(服饰文化)、《曼栏》(村落文化)、《掌雅》(医药文化)、《欢景》(节日文化)、《禀礼》(礼俗文化)、《莱瓦》(艺术文化)、《摩》(宗教文化)、《伦》(歌圩文化)。

  有人说,《丽哉勐僚》的拍摄过程是一个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读和重读壮族文化历史文献及研究成果的过程,同时又是对壮族文化进行田野考察、追溯文化起源、连接文化断层的过程。

  在《丽哉勐僚》的拍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发现:第一次在中越边境的大山上找到了野生稻;第一次为铜鼓是由铜锅演变而来的观点找到了有力的影像证据;第一次在云南文山拍到了野生三七。有专家看过该片后称:“这是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和人类学、民族学影视教材。”  

  不能把优秀的民族文化展示出来是一种耻辱    

  提到壮族,人们第一反应是广西,那里是壮族自治区。其实毗邻广西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也生活着120多万壮族儿女,他们世世代代创造了灿烂的壮族文化。

  戴光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云南文山壮族,他的原职是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在却常以云南省壮学研究会会长的身份示人。

  生长在壮乡,戴光禄从小就接受壮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大人就告诉他,撒尿不能在“竜”树(壮族竜神的象征,通常是万年古树)下,甚至不能朝着那个方向,他不明白为什么,但从此对本民族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好奇。

  后来戴光禄走上了仕途,但对壮族文化的情感没有改变。工作之余,他给自己立下了“五个一”的目标:出一本画册、一本书,拍一部电视片、一部电影,建一个壮族文化村。大型画册《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专著《勐僚西尼故》已经面世,现在完成的《丽哉勐僚》是他的“五个一”目标之三。他说,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没能展示出来,那将是壮族儿女的一种耻辱。

  当然,对于研究壮族文化的学者来说,拍摄《丽哉勐僚》,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展示。云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丽哉勐僚》的制片何正廷说,在云南傣族和东南亚泰国、老挝、缅甸的语言中,“丽”都表示“美好”,而地方或国家都读作“勐”。这些民族过去都把“僚”作为族称,表示同属百越族群系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共同的文化是民族间友好往来的感情基础。由于壮族的原生态文化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古代百越族群的传统文化特质,因此对研究当代壮泰族群同根文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0年4月11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尹虎彬]数字时代的史诗与英雄叙事
下一条: ·[李璇]《兔侠传奇》:穿着西装的中国“兔儿爷”
   相关链接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母题的叙事结构与表达技巧·[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李斯颖]壮族蚂虫另节仪式起源神话的探析·[许晓明]琴瑟歌舞祈年丰:壮族布岱支系“陇峒节”
· 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梁昭]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
·[李斯颖]壮族“麽咟宿”仪式中的史诗演述及其文化辨析·[聂强 孙正国]论壮族师公面具的叙事途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