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印度大规模社会运动之后,印度本土兴起的后殖民批评学派虽然与西方主流学术界的后殖民批评思潮在同一时期产生,并且现在也被西方学术界纳入“后殖民批评”的一部分,但是它与西方的后殖民批评有着显著区别:西方后殖民批评关注东西方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以及后殖民国家的现代转型等宏大话语,而印度本土的后殖民批评则关注底层被殖民与被“内部殖民”的经验。这股思潮的代表是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庶民研究学派(Subaltern Studies School)。
诞生:重构知识生产范式 重新解读殖民历史
庶民研究学派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亚史研究,其最初的目标是重构知识生产范式,将庶民经验纳入知识生产,恢复庶民的主体性。其理念吸引了当时诸多学科的顶级学者参与讨论。该学派以底层视角介入如下问题的研究:殖民历史的重新解读与反思,后殖民国家政治的现代转型,知识生产范式的重构,后殖民文学史与文学书写的再阐释,后殖民民族主义的表达模式等。随着该学派核心成员进入西方大学或主流研究机构,该学派的理念也逐步在西方学术界广泛传播。
庶民研究学派最早期的领军人物是印度裔澳大利亚学者Ranajit Guha。1979—1980年间,在英国苏塞克斯大学任教的Guha和当时留学英国的一群年轻历史学家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印度殖民历史的讨论,讨论的结果以专集的形式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命名为《庶民研究》(Subaltern Studies: Writings on South Asian History and Society)。这一事件标志着庶民研究学派的正式诞生,后来学术界习惯上以这个系列专辑的书名来称呼这个学派。
1988年,Guha和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编辑的《庶民研究选读》(Selected Subaltern Studies)在美国出版。著名后殖民批评家Edward Said在序言中把“庶民研究”称为“后殖民知识界的起义”。1992年,作为对庶民研究学派形成10周年的积极回应,一群拉美裔美国学者在北美成立拉丁美洲庶民研究学派(Latin American Subaltern Studies School)。1993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英语词典》在解释“Subaltern”这个词语的时候,第一次将庶民研究学派的底层研究作为解释这个词的语境。1994年,《美国历史评论》开辟专版刊登了庶民研究学派的文章,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1999年,Partha Chatterjee的“后殖民民族主义研究三部曲”在美国出版,很快成为与安德生的民族主义专著齐名的民族主义理论作品,并被西方众多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列为必读书目。到2005年,收集庶民研究学派研究成果的集刊《庶民研究》已经连续出版了12卷,其选读本也有了英、法、德、意、日、中等10多个不同语言的版本。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学术研究第一次实现了与发达国家学术界的平等对话。
目标:发掘被遮蔽的历史 重构庶民意识
庶民研究学派是在反抗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历史书写中出现的。在这两种历史书写中,对于庶民历史的再现是按照统治者的利益来架构的:在殖民时期,殖民当局书写的印度史服务于其巩固帝国统治的目标;而在后殖民时期,本土精英书写的历史是为其从殖民者手中接管统治权服务。庶民研究学派反感这两种精英主义的历史书写对庶民历史经验的遮蔽,其目标就是要发掘庶民被遮蔽的历史,重构庶民意识,寻找庶民的主体性。
早期庶民研究学派认为,为了再现庶民的本真经验,研究者必须要深入研究庶民的行为与思维模式,也就是所谓“庶民意识”。他们选择危机时刻,比如庶民起义或饥荒,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因为此时庶民的行为与思维模式以及政治诉求的表达方式得到最集中的体现。庶民研究学派在研究中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可靠的历史档案,为此,他们跨越文学、人类学、历史等学科的界限,站在庶民立场上重新解读关于庶民起义的官方史料,从中寻找庶民历史经验的踪迹并恢复其主体性。《庶民研究》第五卷(1987年)中,Spivak和Guha第一次撰文讨论了妇女与性别。庶民研究学派在世界学术舞台上的高能见度,使得后殖民女性主义进入了世界学术舞台的中心。
早在1987年到1989年间《庶民研究》出版第五卷和第六卷的时候,由于受到文学研究中的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影响,庶民研究学派开始讨论庶民内部的差异性问题。Spivak也对该学派早期在庶民起义研究中试图恢复纯粹“庶民意识”的研究范式提出质疑,认为这等同于马克思的阶级意识,是错误地将一种虚假的连贯性强加到复杂的、千差万别的庶民斗争的书写当中,忽略了庶民群体的内部差异。
如今,庶民研究学派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共识:庶民历史是碎片化的、断裂的,庶民意识是存在差异的,它是由来自支配和从属群体双方经验的元素共同建构起来的。庶民研究学派所研究的主题也日趋多元化,殖民时期的教育制度、殖民主义与本土民族主义、本土英语文学、后殖民国家话语的建构、后殖民民族主义表达、社会的现代转型与传统文化等问题,都被纳入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界的后殖民批评有着一定重合之处,但庶民研究学派以底层视角进入问题的研究,关注不同话语交织下的庶民经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网 2011年08月02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