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方素梅 杜娜 杜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
  作者:方素梅 杜娜 杜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7-20 | 点击数:19135
 
关于少数民族妇女婚姻家庭地位的研究,学者们着重进行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纵向及横向的比较。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但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也使得一部分妇女处于劣势,从而引起她们在社会和家庭里的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侯菊凤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疆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生活状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传统型婚姻向以爱情为基础注重婚姻质量的幸福美满婚姻过渡,由传统依附型家庭向以夫妻共同决策的现代民主型家庭发展,由传统早育、密育、多育的生育模式向晚育、稀育、少育型的现代生育模式转变,但仍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注:参见侯菊凤:《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婚姻家庭生育状况研究》,《新疆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王金洪根据调查材料和有关文献,对当代西藏妇女的通婚范围、择偶方式、婚居方式、婚姻形式及礼俗、生育决定权及生育状况等进行描述和分析,认为当代西藏妇女婚姻状况和家庭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注:参见王金洪:《当代西藏妇女的婚姻状况与家庭地位——对拉萨市与山南地区200户家庭的调查》,《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冯敏通过调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妇女传统的婚育观、家庭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与此相应,其婚育行为也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之中,但变化的广度和深度尚嫌不够,还需提高妇女的主体意识。(注:参见冯敏:《凉山彝族妇女婚育观的现代变迁》,《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对于少数民族妇女婚姻家庭生活习俗和两性行为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定宜庄借鉴社会学和民族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大量清代档案,并特别注意对满、蒙史料的搜集运用,通过对满族早期婚俗及其在清代的遗存、八旗制度下满族妇女的生活与婚姻、满族和其他民族的通婚与融和等三大方面的细致的历史学描述,揭示了16-19世纪满族妇女生活和婚俗的历史变迁。(注:参见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晓运用文化人类学参与式观察访谈的田野工作方法,对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妇女群体与特定文化体系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分析。她认为西江社会为了维护内部的父系血统和社会稳定,从观念和制度上将“性”定位成丑陋和羞耻的,对不合规范的两性行为施以重罚,对越轨女性的惩处尤其严酷。这种性羞耻文化对女性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极大的束缚。(注:参见张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张晓所涉及的性文化研究,开创了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新领域。
4.少数民族妇女生育健康研究 生育健康是近年来形成的一个新概念,生育健康问题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及经济因素,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它同这些因素的关系。不仅男性很少关心妇女的生育健康,许多妇女也不了解自己在这方面的权利和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生育健康研究才在中国逐步开展起来。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滞后,生存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健康状况和东部地区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少数民族妇女生育健康,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健康问题,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和生育健康研究的重点,并且在描述状况的基础上,逐渐向发掘深层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发展。
1992年,云南省制定了一个妇女生育健康及发展计划,为满足省内贫穷边远地区的妇女生育健康需求打开了新的局面,同时也推动了妇女生育健康研究的发展。这些由社会科学工作者、医疗保健人员和妇女工作者组成的研究组织,在研究与行动、科研与服务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突破传统的以生物医学方法研究妇女生育健康的模式,采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其中云南生育健康研究会在云南农村各民族妇女生育健康的现状和需求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其编辑出版的《生育健康和社会科学》丛书中,《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一书集中论述了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包括概念、定义、理论、研究报告、分层次生育健康教育模式及其评价的构想,以及未来研究的设想等,同时对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健康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就彝族、傣族、独龙族、拉祜族妇女生育健康开展个案研究;(注:参见赵捷等主编:《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传统文化和生育健康》一书则在描述和解释现象的基础上着力研究了传统文化,尤其是特殊的生育文化对白族、彝族、佤族、傣族、水族、瑶族各民族妇女的生育健康的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指出传统生育文化像一把“双刃剑”,既有维护妇女健康的作用,也有危害的一面,应该在宣传倡导科学的生育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有积极作用的文化习俗加以因势利导。(注:参见方铁主编:《传统文化和生育健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这两本著作不仅对云南少数民族妇女生育健康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也对全国少数民族妇女生育健康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少数民族妇女人口研究 20世纪90年代民族人口学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少数民族女性人口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人口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内容主要涉及少数民族妇女人口的基本状况及少数民族妇女人口进步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两个方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潘定智]贵州民间文艺生态研究
下一条: ·[陈文仓]玉树藏族部落习惯法初论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
·[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
·[孙正国 韩冰雪]“解难题”:中国“命运之子”母题的诗学结构·[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任宽]中国叙事体系观照下当代虎故事的叙事形态研究
·[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