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从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组织的发展状况、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主要进展以及特点和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这十余年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真正形成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与国际和国内的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妇女的地位和权利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二,中国的社会转型也对妇女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旧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第三,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暴露出中国妇女研究与世界存在的巨大差距,由此激发和促使中国的女性学者和妇女工作者迅速开展行动;第四,1995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使中国的妇女问题和妇女问题研究受到了全球性的高度重视,为国内外的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妇女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组织和机构得到发展,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二是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以往比较关注的婚姻家庭和传统文化等范畴,向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拓展,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亮点;三是研究理论和方法逐步丰富和更新,一些研究开始运用社会性别、运作式研究等新的视角和方法,表现出了更广阔的学术眼界;四是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出版和发表了相当数量的专著、丛书和论文。
一、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机构发展状况
中国的妇女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妇联、社会科学系统和高校,而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机构则主要分布在高校和社科系统。
1993年11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妇女专业化研究的开始。该中心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妇女研究领域开展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该中心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现状及对策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先后召开了两次妇女发展问题国际研讨会,并将会议有关论文结集出版,(注:参见白薇、王庆仁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白薇、王庆仁主编:《21世纪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在少数民族妇女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云南省妇女问题理论研究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在少数民族妇女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特别是2000年成立的云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致力于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健康、维权和宗教等领域的研究,并着重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开始了社会性别进入人类学研究主流的探索。
延边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主要以朝鲜族妇女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方面、多学科的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尤其关注朝鲜族女性的社会经济参与问题;编辑出版了《妇女研究》系列论文集,还充分利用朝鲜族作为跨界民族的特点,开展了中国、朝鲜、韩国朝鲜族女性的生活与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并于1999年召开了“中国、朝鲜、韩国的同胞女性的生活学术研讨会”等三国朝鲜族女性比较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该中心已经成为国内妇女学界独树一帜的研究机构。
新疆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和新疆妇女理论研究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疆少数民族妇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当代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参政议政状况、法律地位、婚姻生育和习俗变迁等领域的问题,先后出版了《西部女性的风采》、《新疆女性问题研究》及《新疆妇女进步与发展》等著作,并在《新疆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了一批妇女研究的论文。
此外,四川、广西、甘肃、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省、区的一些妇女研究机构,也针对本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主要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妇女面临着贫困、教育、就业、保健、暴力等一些较大的共同问题,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制定的《内罗毕战略》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制定的《北京宣言》及《行动纲领》对消除这些问题、全面提高妇女地位提出了目标和措施。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也主要从现存的问题入手,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妇女生存发展的变化和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其关注的论题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发展、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生育健康、人口状况等领域。
1.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地位与发展研究 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的存在、发展和进步全靠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妇女长期处于同男子不平等的地位,歧视妇女的现象至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因此关于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是妇女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妇女社会地位及其变迁,自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