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张经纬]透过“小历史”,审视今日事
  作者:张经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7-04 | 点击数:8142
 

  

《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刘永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56.00元
 

  梁启超与新史学

  梁任公在著名长文《新史学》中批评了中国以往的历史著作“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并提出“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他认识到,历史人物只是时代大背景的缩影,无论是研究个体还是整体的历史,都要还原到时代文本中加以考察。而这种考察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把握时代变迁的脉络,而非一事一地、一言一行、一餐一饭的考据。

  梁启超在这段话里至少区分了两种历史的写作方式:“历时”(历史的)与“共时”(结构的)。第一种方式是最常见的,把人物或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清晰,这是一种非常传统而普遍的叙述方式。第二种方式,则是整个时代以平面的方式展开,通过对社会不同组成部分(社会结构)的描述,从最大可能还原时代的总体风貌;正是这些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的复杂体系,决定了社会在历史上某一时期整体政治—经济结构;任何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行动结果,都来自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当时(共时)社会—文化结构的共同作用。简单来说,历史人物或事件,只是时间在社会表征中,留下的痕迹,而我们“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所要反映的还是整个社会的变迁。于是,我们有了以费尔南·布罗代尔半个多世纪前写成的《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为代表的“社会史”研究。

  从“历时”到“共时”

  刘永华先生新近编成《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21位大陆、港台、日美学者的20篇文章编入书中五个部分:国家认同、信仰·世界观·地域社会、仪式·政治·社会、历史记忆、感知·交流·空间·习俗。这些的确不是传统历史研究中会主动讨论的问题,因为这些内容并不直接体现在历史文献当中,而是内嵌于大多数散置的材料当中。

  比如,篇首“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一文,就试图从“造像记”当中理解北魏时期民众对国家的认识。从材料而论,“佛像雕讫、购入后,出资者多刻长短不等文字于像座、像背或龛侧,述兴造原由、时间、誓愿,并镌出资者姓名,是为造像记”,这样的材料既零散,又缺乏叙事价值,即便是有关造像的艺术史或佛教史研究,都很少能对此加以利用。而且对国家的认识,从来不会清晰明地以具体形式,写在任何材料之上。然而,文章的确讨论了当时民众对所谓“国家”这个观念的感受,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传统史学研究中,几乎没有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主题“国家”。而在此处,作者通过“造像记”中对皇帝、国家、三宝、本人、祖先、家眷、朋友与众生祈福的记录,得出结论:在当时人们心中,存在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皇帝为首的等级观念”,而不是所谓的“豪族共同体”。

  在这样一篇文章中,且不论内容或结论是否为读者所接受,但这毕竟作出了两个有益的尝试。第一,在材料的选取上,更多关注以往文字史之外的内容;第二,在视角上,以共时性取代历时性,力图以平面结构的方式,展现一个时代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细节,而不以一人一事为主。由此,我们从题目———“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大体上就可以了解,接下去的那几篇文章所要关注的主题和研究方法:某些观念是如何在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发扬光大的过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06-13 11:1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邢成举 代利娟]为风水文化“正名”
下一条: ·[陈麦青]民国刻本不乏珍善之品
   相关链接
·[孟琳峰]消费“山海经”:当代“山海经热”中的大众读本与文化想象·[周巍]中国当代“锁龙井”传说探析
·[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核心母题及分类方法·[陈冠豪]论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情节结构
·[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概念指涉·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刘加民]民间故事的“两个版本”·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亮相国博
·[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刘志琴]从本土资源建树社会文化史理论·[黄兴涛]探究近代中国的时间之史
·朝戈金 主编:《中国史诗学读本》·[田兆元]神话学概论读本与神话学学科发展
·[牛学智]寻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社会文化史:史学研究的又一新路径
·[黄向春]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与经验·国家民委编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学习辅导读本
·[钟敬文]对中国当代民俗学一些问题的意见·[杨祥银]口述史学:理论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