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杜琨]600年“卫嘴子”今解
  作者:杜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7-02 | 点击数:8962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么句俗语“京油子、卫嘴子”,简单的六个字却形象地概括了北京人和天津人的性格和特点。本文想谈的是在追根溯源后,咱们天津人对于“卫嘴子”观念的变迁。这“卫嘴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天津人对于“卫嘴子”到底怀着怎么样的情结?时至今日,“卫嘴子”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

 

  追根溯源“卫嘴子” 天津人说话大嗓门儿

  既然谈“卫嘴子”,这“卫嘴子”到底是怎么来的?知名民俗学者、天津民间文学研究会理事由国庆对记者表示,天津人能言善道,爱聊天,普普通通的说话聊天在天津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然而说到“卫嘴子”的来源主要还是得追溯五个主要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历史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九河下稍天津卫”,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和永定河在天津汇合成海河流入大海,此外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流入天津。在河面和海面上打渔的人很多。河面上人与人见面机会不多,生活比较寂寞。如果两船相遇自然就会碰到一起说说话排解寂寞。而且在河面上风较大,河面空旷,就必须得大声说话让对方听清。很多外地人都觉得天津人说话嗓门大,其实也是传承于此。另外那时拉纤的纤夫们生活也很辛苦,平时闲下来也常话话家长里短,谈笑风声以排解生活的苦闷。

  第二方面天津是北方一个重要的商埠码头,是一个天南海北聚来的城市,既有陆运,又有河运海运。因此,天津商埠文化和码头文化比较发达。人们聚在一起自然就会说话沟通,讲讲你家乡的风土,述述我家乡的人情,以此沟通感情。而且那时的天津是南北商人往来的要塞,商业繁荣,做买卖时自然说话也是少不了的。

  第三方面就是居住条件决定的。老天津卫人们大部分都是沿河而居,不像北京一个四合院就四五户邻居。那时候街坊邻居多,见面就得聊聊,天津人叫“神聊”,因此也形成了天津独有的胡同文化和巷里文化。以前天津人一大早搬个板凳在家门口一坐,几个街坊凑一块就能“白活”到中午。男人聊生意,女人聊家长里短,大家都乐乐呵呵。按现在的话说,正是因为邻里和谐、社区和谐的氛围,才形成了天津人爱说话的性格。

  第四方面就不得不说天津的洋务运动和九国租界的影响。近代天津开埠后大兴洋务 ,与世界接轨比其他城市都更为紧密。西方人带着西方的文化和理念通过码头泊岸而来,各种新潮物件的进入也让天津人见多识广,这都成为了生活中重要的谈资。洋白面、洋火、特律风(电话)、四轮车乃至自来水都成为天津人的谈资。在外地人眼里,天津人永远有说不完的新鲜事。

  最后一方面就得说到天津的语言文化底蕴。由国庆介绍道,全国皆知天津是曲艺之乡,早年间那些吃“开口饭”的艺人,都得先到天津磨练功底技艺,只有本乡人开始捧场了叫座儿了,这艺人才算是出师了,才能走向全国了。天津民间有着深厚的语言文化基础,在外地人看来普通的说话聊天,到了天津却成了一门艺术,“把死人说活了”就是外地人对“卫嘴子”很形象的比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今晚报 2011-06-30 15:0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端午,来一场体验民俗之旅
下一条: ·七夕节民俗扫描:被赋予爱情美满心灵手巧两涵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