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6月14日电(胡远航)“随着社会观念、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冲击,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和民居正在减少,大量传统民族民俗实物正在消失。”14日,云南省文化界围绕一份《云南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探讨了一整天,试图寻求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出路。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由于受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云南较多地保存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和整体风貌。据云南省文化厅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云南省已有各级政府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590项,已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542人,不可移动文物14700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72个,均居全国前列。
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以及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面临着强劲冲击。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由于人口少,文化核心区范围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濒临消失。在云南众多入选国家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贝叶经因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及其蕴含傣族文化而独树一帜。如今,在傣族人中,会制作贝叶经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几乎都不愿学习贝叶经制作技艺,这门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申遗成功能否挽救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局面?文化机构的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讨论会现场不少专家表示,保护是前提,传承才是最终目的。只有坚持规划先行,整体保护的方式,努力构建多方协力的社会公共参与体系,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
也有专家提出,人口较少民族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其他民族更为严峻的两难选择。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使人口较少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上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又在发展中切实保护好其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已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在发展中面临的当务之急。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说,过去5年,云南省以深入调查历史文化资源、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拓展新型文化遗产、促进遗产资源合理利用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有8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村寨被列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这种以村寨为基本单位实行民族传统文化在原生地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为人口较少民族村寨历史文化的保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云南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2011年——2015年间,云南省力争将本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升至100项,3-5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除此之外,还将完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代表性传承人管理、资助和激励机制,重点建设大理、迪庆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56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建设50个文化遗产专题馆,构建覆盖全省的非遗网络体系、培育一批非遗表演艺术精品。(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14日 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