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祝勇]西方东巴文化研究鼻祖洛克:中国形象自他扭转?
  作者:祝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10 | 点击数:8398
 


洛克当年拍摄的木雅贡嘎雪山,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洛克(左三)和他的纳西族探险队员

 

  在1900年庚子事件后被严重妖魔化,变成野蛮、落后、肮脏、污秽的象征的中国形象,在神山的照耀下被彻底扭转。洛克向西方介绍的横断山脉美景,为那些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安身的精神流浪者提供了一个纸页上的家。

  约瑟夫·洛克(Joseph F·Rock l884-1962)被称为西方研究东巴文化的鼻祖,美籍奥地利人,于1922年到达中国的西南部,并以云南的丽江为总部,度过了他此后生命中的27年。他在边远山区采集植物和飞禽标本,不间断地进行摄影,他在西南边疆的探险生涯,直接影响了《消失的地平线》这部书的创作,并影响埃德加·斯诺更进一步了解中国。

  1928年,是中国的巨变之年。这一年1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挺进湘南,并于4月转入江西,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在南方许多地区发动起义,建立革命武装。也是在这一年,41岁的蒋介石率军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对江西的共产主义者大本营保持军事压力并便于调遣部队,是蒋介石定都南京的原因之一。

  这一年3月23日,洛克带着他的纳西族探险队,从云南丽江出发,向横断山的核心地带进发。这并非第一次。洛克进入横断山脉的首次努力,是在1924年——他到达中国两年之后。但那一次的探险到达木里就戛然而止。此次,他也是首先到达木里。因为从云南丽江雪嵩村他的大本营北上,木里是他的必经之地。

  即使在野外探险中,洛克仍然保持他优雅的绅士风度。熟悉洛克秉性的斯诺曾经写道:“洛克习惯于野外生活,他有种种巧妙的设备,可以帮助一个孤寂的漫游者忘却自己已经远离家室、远离亲人、远离美味佳肴。他有许多天才的发明,如折叠椅、折叠桌、折叠浴缸、热水瓶等。……这种生活确有一种乐趣,现在我才理解了洛克对这种生活的热爱。”

  此时,美国人洛克,已经能够嗅到横断山区那连绵的雪山的气息了。那是一种几乎令人窒息的清新之气,它掺杂了各种植物的精华、冰雪的清幽以及寺庙灯火的芳香,作为植物学家的洛克,几乎能够从中分辨出它的各种植物成分。更重要的是,这种空气具有某种类似于鸦片的功能,不仅令人提神、兴奋,而且令人吸食上瘾。真正熟悉这里的人,即使蒙上眼睛,也能从空气中分辨出自己身在何处。

  洛克在中国横断山脉地区的探险,不能完全排除他的功利目的——他要获得他想象中的植物学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片土地本身的魅力,已经使他的初衷发生了某种转向。这位植物学家开始请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为他的纳西东巴文献研究提供资助,但该杂志只关心读者的口味和文章图片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对于洛克的研究要求漠然置之,并最终拒绝了洛克的请求。此时,采集植物这项工作也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洛克与美国农业部、哈佛植物园貌合神离的合作关系随之不欢而散,这使洛克对西方商业社会不再报有奢望。尽管中国政局动荡,但与欧洲残酷的现代战争机器相比,洛克认为中国的土匪和军阀所进行的战争尚停留在业余水平上,而中国遥远的西南边陲,在他心里,仍算得上是宁静祥和的乐园。

  后来,洛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两张木里的全景照片,其中一张,拍摄的是理塘河谷的壮丽景色。在这幅照片中,木里大寺如同一只温顺的鱼,在群山波涛翻滚的线条间栖息。

  第二天一早,木里王为洛克准备了珍贵的赠别礼物,包括洛克最珍爱的一个金碗、两尊佛像和一张豹皮。人们聚集在木里大寺的南门,列队鞠躬送别洛克, 洛克带着他的探险队向横断山脉深处的稻城进发。在稻城的亚丁,第一次目睹到绝美的夏诺多吉雪峰。这时,他的朋友斯诺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滇越铁路的火车上,进入云南——横断山脉地区的南缘。斯诺到达大理的时候,正是中国春节的前一天,整个大理城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美丽的苍山给斯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像洛克这样执著于奇迹的人,注定不会有同路人,只有斯诺是例外,因为他们,是两个性质相同的疯子。

  1928—1931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连续刊载了洛克关于稻城(亚丁)念青贡嘎日松贡布神山地区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通过这本杂志,整个世界都眺望到了念青贡嘎日松贡布的神奇雪峰。当人们从一个更大的视角遥望这组雪山时,它们的内涵发生了神奇的转化,它们不再仅仅是藏民们的朝圣之地,而成为整个世界的“香格里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北京晚报 2011年06月10日 17:1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段宝林]追忆王瑶先生
下一条: ·富育光:用1200万字留下历史的足迹
   相关链接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
·寻访“文化小山村”的纳西族歌者·[杨杰宏]东巴史诗的音乐程式刍析
·[许多多]东巴、达巴创世神话中的数字·[杜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东巴文化的当代生态变迁
·纳西·日月之境:祭天法祖的信仰生活·[杨杰宏]纳西族口头传统特征刍论
·[张旭]数字化东巴经典 打造国际共享平台·[喻遂生]东巴经的解读已成为学科发展瓶颈
·[杨杰宏]“口头传统”理论方法开辟东巴文献整理新路径·[杨杰宏]多模态文本
·纳西族东巴经典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成果发布·创建中的东巴村:文化遗产保护在民间
·“发现云南九十年”名家讲堂开讲·[和少英]浅论藏文化与纳西文化之交汇
·探寻人类文字“活化石”东巴文(图)·[李敏]我国民族古籍传统分类体系概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