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生产性保护:让非遗重焕生机
  作者:记者 屈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03 | 点击数:6398
 

  从小就学得一手好女红的贺梅英从来没想到绣香包能挣钱,1996年,她第一次把自己绣的香包摆到市场上,因为做工精细很快被抢购一空。随后,大学毕业的女儿也开始绣香包,并在2000年庆阳第一届民间艺术大奖赛上一举摘得桂冠。“这次艺术大赛第一次把传统艺术和市场结合起来。”贺梅英说。 从此,做香包的人越来越多,香包生意也日渐红火。2002年,当地政府组织了第一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为香包打开了一条更广阔的路。如今文化节已经举办了8届,庆阳香包逐渐迈向产业化的道路。2007年,贺梅英的女儿开了自己的公司。母女俩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设计新样式,以不断引领香包市场风潮。

  唯一的难处是后继乏人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非遗项目都能实现良好的生产性保护,目前还有很多项目处于艰难的爬坡状态。在仙居花灯的展柜前,尽管有很多人被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花灯所吸引,希望能买回去收藏,但得到的答案却是“不卖”。

  “不敢卖。这次来北京就带了12盏灯,如果卖完了,就没办法给首都人民展示了。”仙居花灯项目传承人李湘满说,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仙居花灯,进而学习制作。仙居花灯的售价在100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对于小小的花灯而言却并不算昂贵,因为制作一盏花灯需要花费大半个月时间。“很少有年轻人能忍耐其中的寂寞和清贫。” 李湘满说。

  仙居花灯是李湘满上世纪80年代恢复的,当时这项“针刺无骨花灯技艺”已经消失了50年。经过多年努力,如今他已经恢复了27个品种的花灯。他带着花灯去过香港、澳门,每次都会被抢购一空。“市场不成问题,唯一的难处就是后继乏人,产量过低。”

  对于第一次来北京的潮阳剪纸项目传承人许遵英而言,她的任务也很艰巨,那就是把潮阳剪纸传播出去,赢得更高的知名度。“潮阳剪纸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时都会问,广东也有剪纸吗?”许遵英说,她很珍惜这次展示的机会,向顾客解释潮阳剪纸的风格特点,讲述自己学习剪纸的经历。碰到感兴趣的孩子,她还会手把手地教。“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会把潮阳剪纸推广出去。” 许遵英说。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对传统技艺的恢复和保护,以及适应现代生活的创新和发掘;看到最多的则是项目传承人热情饱满而略带急切的神情。他们珍惜这一难得的展示平台,希望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扬光大,使其长久传承下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1-01-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江苏省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警机制
下一条: ·[曹保明]如何去发现与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