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在北京落下帷幕,在为期6天的展示中,百位传承人拿出自己的绝活,让首都人民看到了丰富多彩的非遗产品以及生动鲜活的传统技艺,同时也使我们有机会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蓝印花布是此次非遗展示中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每位走过的顾客都会被清新的蓝白色调所吸引,驻足欣赏颇具特色的布艺作品:双鱼挂件、桌棋靠垫、衣服围巾以及专为兔年设计的可爱兔等。
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吴元新身着蓝印花上衣,为大家介绍各种作品的意义和用途。尽管传统的蓝印花布早已远离人们的生活,但吴元新经过30年的努力,又使这一传统技艺重新焕发了生机。说起他的成功之道,吴元新归结为收藏、研究、教学、创新。
为了更好地保存收集而来的蓝印花布,1996年,吴元新筹建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建馆之初只有200多件藏品,而今藏品已经达到1.3万件、纹样15万份。在收藏的基础上,吴元新结合实践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并于2005年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他的新书《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下个月也即将出版。“对于我来说,出书要比印染难得多。”吴元新坦言,理论是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短板,“但是我希望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把一生的积累以学术的方式传承下去。”吴元新说,这是传承人的责任。
明清染坊是吴元新的基地,除此之外,他还把蓝印花布技艺带到了高校课堂。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与清华美院合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印染工作室”,在那里,学生们可以触摸博物馆里的藏品,并用最传统的染料进行印染实践。在中央美术学院,蓝印花布技艺的有关课程已经开设了5年,“最初报名的学生只有20多人,后来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便又加开了多个非遗传承项目的课程。”吴元新高兴地说。如今,只要是收到学校邀请,吴元新都会推掉其他事来为学生上课,一方面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传统艺术,同时他也希望从年轻人身上学习到新的理念。“非遗传承人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充电,这样设计出的产品才能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吴元新说。
吴元新认为,创新与传承同等重要,从设计新纹样到开发新产品,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每年都会推陈出新。从价位十几元的小包到几千元的工艺大师作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如今,博物馆每年的产品销售利润能达到200万元。“有了收入,再投入到收藏、研究和创新上,这个链条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吴元新说。
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经营
“鲁王工坊”是山东莱芜的锡雕世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王千钧是第八代传人,他设计制作的锡雕或繁复精致,或简约明快,很受欢迎。在他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传统艺术,但不能完全按照农业时代的模式发展,要适应新时期的市场规律。
“现在是品牌消费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统一品牌、形象、包装以及销售。”王千钧说,他将“鲁王工坊”正式注册为品牌商标,并设计了品牌形象和包装。此外,他还成立清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北京建立工作室,并开设了高规格的形象专卖店,如今“鲁王工坊”已经成为传统工艺美术的高端品牌。“瑞士、意大利的顶级手工作坊虽然规模小,却可以制作出全世界最顶尖的产品。这种方式很适合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这是王千钧在游历海外之后产生的新思路。
当走近甘肃省庆阳香包的展柜时,一股奇香扑面而来。在展示期间,庆阳香包绣制项目的传承人贺梅英每天都会被顾客“包围”,甚至连吃饭都抽不出空,绣制精美、价格十几元的香包最受欢迎。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1-01-3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