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户晓辉]民间文学本土化研究的限度问题
  作者:户晓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02 | 点击数:8736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一直是外来理论与相对意义上的中国本土传统相互碰撞和对话的产物,本身就天然具备“中国特色”。目前,我们应该排除民族主义情绪和本土主义价值观的干扰,提倡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和视野来认真整理、反思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资源,寻求中外民间文学研究的“视野融合”效应。另一方面,尽快改变国内民间文学研究非专业化、非规范化的局面,以便与国际学术界沟通和对话。
关键词:民间文学;本土化;限度

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都提出了本土化研究的要求。在民间文学研究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理论体系和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的呼声不断。(注:例如,刘锡诚:《发展我国自己的民间文学理论》,《民间文学》,1984年,第7期;王松:《关于建设中国式的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的几个问题》,《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4期;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尽管这种呼吁和本土化要求不完全一样,但它们同样体现出急于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寻求自己的文化身份并在世界民间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迫切心情。在西方现代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观念引进中国近百年之后明确提出“中国特色”或本土化研究的要求,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细想起来,这一口号的提出,多半并非出于学理的缜密考虑,而是出于近代以来我们一以贯之的情绪化与本土主义价值观的态度和要求。(注:这种呼声和要求之中可能还有一些意识形态的因素。早在1988年11月的一次座谈会上,乌丙安就指出:“我们的基本理论的建设,应在一些基本的观念上、民俗科学最核心的点上下功夫。……在最初建立我们的民俗理论时,我们似不应强调老喊‘中国特色’的口号。扎扎实实地进行微观研究,理出一条线,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口号套用在所有社会科学研究上。建设‘中国特色’的,很可能是保守的遁词、封闭性的表现。……现在所说的中国特色,带有政治色彩。学术界在争中国特色之中有许多人是带着感情色彩的——排它性。”见《中国民俗学的现状与展望》(著名学者五人谈),《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第1期,第94页。)中国特色或本土化研究的一个基本的潜台词是,我们的民间文学研究已过于西化,应该回归中国特色,回到中国本土上来。可是,当我们认真回顾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研究的历史,理智地分析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时,就会看到另一幅图景,它与我们从情绪化的态度和本土主义价值立场出发所想象的情况完全不同。
作为现代学术的一个分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开始起步的。早在清末,一批文化先驱在了解外国资本主义的发达程度和承认先进西学的国际背景下,用民间文艺去激发本民族的竞争精神,作为实现新国家学说的思想工具。他们当时阐释民间文学所用的概念、方法,也借鉴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多数是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和通过认识西方的启蒙科学来重新认识中国的民间文学。到了“五四”时期,民间文学研究者一方面借助现代媒体、渠道出版民间文学报刊丛书,创设专业机构和制度,另一方面开展多角度的民间文学研究,归纳出民间文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尽管他们的研究是初步的,可是,他们把民间文学纳入理论研究工作的行为本身就构成了现代学术事件。其直接后果,一是把民间文学从传统的国学各门类中遴选出来,二是证明民间文学自有其独立价值。从“五四”时起,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已经开始寻找适合本民族的专业方向,并且召集人才,造就职业的民间文艺研究者。(注:董晓萍:《现代民间文艺学的形成史》,《北岳论丛》,1999年,第3期。)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间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史,至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和西方民俗学或民间文学一样,自一开始就与民族主义紧密纠缠在一起,只不过其中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不同。在西方,德国哲学家和诗人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于18世纪晚期就首次提出了不同民族的根系(strains)必须在民俗中寻找的看法,并号召人们收集普通民众中流传的口头诗歌。后来,格林兄弟(Jacob and Wilhelm Grimm)响应这一号召,于1813年出版了欧洲第一部口头讲述的传统故事汇编《家庭故事集》。农民的所有口头文学,无论散文还是韵文,都被他们看成是自然诗(Naturpoesie),他们也明确提出自己的工作是为了重构德意志民族值得骄傲的过去。格林兄弟对欧洲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启蒙与推动,也树立了一种典范。在挪威、芬兰、匈牙利、西伯利亚等地,学者们在各自的历史、文学、语言和民俗中寻找本民族的特质,并从中获得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迷信、落后的民众也变成浸染在淳朴道德之中的自然之子。可见,在西方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发轫的时候,民族主义的目标和实证主义方法之间的这段浪漫主义插曲就构成了一种危险。(注:Dorson,Richard M.,History of British Folklore,Vol.1(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 Limited,1968),91-92.Dorson,Richard M.(ed.),Folklore in the Modern World (Mouton Publishers,1978),12,42-47.)欧洲学者对民俗和民间文学的兴趣日益增长,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已经拉开了传统与现代的距离。他们认为真正民族的传统虽然正在消逝,但其碎片却以化石的形式保存在边缘或乡村的民众(民间)之中,它们曾经为全民族共同拥有。这种认识发展到19世纪下半叶,催生出人类学民俗学家的“遗留物说”,其代表人物是泰勒(E.B.Tylor)和安德鲁·兰(Andrew Lang)。该派对民间的浪漫想象正好与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情感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对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的发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和西方一样,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从一开始也渗透了情感因素,是民族自救和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在初期的研究者眼里也曾经被理想化为同封建上层文化判然有别的一个“他者”,如董作宾在20世纪20年代指出:“中国两千年来只有贵族的文化,二十四史,是他们的家乘族谱;一切文学,是他们的玩好娱乐之具;纲常伦理、政教律令,是他们的护身符和宰割平民的武器。而平民的文化,却很少有人去垂青。但是平民文化也并不因此而湮灭,他们用口耳相传来替代汉简漆书,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艺术、礼俗、道德及一切,都尽量的储藏在他们的文化之府——《民间文艺》的宝库里,永远的保存而且继续的发展着。”(注: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民间文艺》第1期,1927年11月1日。)在中国早期研究者看来,民间文学正可以肩负启迪民众、唤醒民心的重任,其中蕴涵着反对封建上层文化的潜力,用樊縯的话说就是“因为摸清了一切被大人先生们所不屑道的文艺形式,倾出那里边的已发恶臭的内容,是可以灌入以新的内容,使其成为唤起民众的绝好工具的。”(注:樊縯:《再论民俗学书》(民国十九年十一月九日),见王文宝编《中国民俗学论文选》,第32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可见,尽管中西民间文学都对民间精神做出浪漫的想象,但西方的民间文学研究主要立足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的民间文学研究则起步于现代民主革命。民间文学研究在西方和中国都命定式地成为现代性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中的内涵却有不同。正如吕微的研究表明的那样,中国古代有关民间文学的认识(从汉代以前的“观风俗、知厚薄”到明、清时期文人的“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曾经对中国学者理解和接受西方民间文学观念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为了使民间社会和民间文学成为真正的现代性力量,使传统的“民”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人”,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科对其核心概念——“民间”做了不断的阐释,这个过程正是将西方或外来的概念不断本土化的过程:
由于中国现代性方案中的民间内容,使得中国的现代性方案始终保持了与传统的深刻联系。就此而言,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的确呈现出内在理路(inner logic),尽管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是在西方冲击下才由知识精英明确提出的,但现代性目标的实现只能诉诸本土现实的社会力量,而无论这种力量是否已经成熟得足以承载这一目标,况且本土现实的民间社会似乎已表达过朦胧的现代性要求,“五四”的功绩就在于将这种朦胧的表达发掘出来,并解释和转换或者说将其激活为真正现代性的力量(如胡适之于白话文学,周作人之于平民文学、民间文学,胡、周在发掘、解释白话、平民、民间文学时都诉诸本土传统)。站在内在理路的立场,我才认为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科不是西方现代学术的整体移植,而只是借助了西方学术的表层语汇,其深层理念无疑已经本土化了,……民国时代的结束和人民共和国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人民国家”理念已经在革命实践中彻底战胜了“民族国家”理念,从而完成了19世纪以来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东渐后本土化的一次最重要的创造性阐释与转换……从传统文人的“俚俗”,到“五四”学者的“民间”,再到共产主义者的“人民”,正是一个本土的传统话语向着蕴涵民族、民主观念的现代话语的生成过程……(注:吕微:《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田青]“满盖”的意象与鄂伦春民间故事的文化氛围
下一条: ·[孙林]《代洛囊达》:西藏民间的还阳故事与相关文本
   相关链接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