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乡村博物馆珍藏的记忆:“在那里,让人有了根”
  作者:记者 刘成友 庞革平 谢建伟 杨彦 杨雪梅   摄影/图:刘成友 庞革平 杨彦 杨雪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12436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现代博物馆是国家社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首要属性是公益性。它破除了知识的等级,成为家庭与课堂教育的延伸,帮助启迪民智,塑造身份认同。这意味着,没有全民参与的博物馆,实则背离了其初衷;这意味着,免费或者低价,是无须争论的问题。

  3年前,中国博物馆实现全免费,无疑将写进中国文化史,意义不可估量。只有先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然后才谈得上如何提高全民的博物馆意识。

  3年后,我们欣慰于政府自上而下的重视、推动,欣慰于更多的人走进、理解博物馆,更欣慰于一股自下而上的博物馆热,被带动起来。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自发地收藏记忆,建立博物馆。虽然,这些稍显粗陋的乡村博物馆,还只是博物馆的初级形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博物馆向民众的回归。这既是民众博物馆意识提升的体现,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体现,更是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文化体现。而以汶川博物馆为代表的新一代博物馆,在承载民族文脉的同时,还积极融入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彰显博物馆的文化意义。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就是“博物馆与记忆”,我们邀您一起走近乡村博物馆,寻觅心中那份深藏的乡土记忆。

  ——编 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新网-人民日报 2011年05月18日 07:5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海涛]云南少数民族祭祀歌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下一条: ·[刘红]论梁祝传说在白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原因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
·[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毕常新 梁莉莉]物质遗存与共同体凝聚:一个乡村民俗博物馆的微观叙事·[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
·[徐宝成]明清易代:惠世扬形象的多维建构·[王明欣]关于民俗博物馆发展的建议
·[户晓辉]民主化的对话式博物馆·同行多走动 馆藏活起来
·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博物馆联盟筹组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冯骥才:《平安夜》的民间记忆和历史记忆
·南京民俗博物馆:“非遗周周学”·[陈雪莲]东河戏、钟谷及古村民间记忆
·几多民俗几多乐──走进北京民俗博物馆·[张怀群]民间记忆田野调查没有完成之期
·[李彩萍]试析民俗文物与民俗博物馆的功能·[杨书娟]浅析民俗类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张素英]山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陈列展览实践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东北民族民俗馆迎“挑刺”专家学者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