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广东珠海市发现晚清民间婚书
  作者:冒韪 陈彦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5890
 


  中新社珠海5月18日电 (冒韪 陈彦儒)晚清至民国期间,毗邻澳门的珠海农村在婚俗礼仪方面有什么特点?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广东珠海市造贝村向市博物馆移交一批刚发现的文物,其中就包括民间的婚书、彩礼清单,对研究珠澳民间婚俗文化提供了帮助。  

  珠海博物馆保管副主任杨长征在移交现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一份略有破损的婚书:“这一份是1906年丙午年,即晚清光绪三十二年的婚书,另外三份是民国年间的婚书,四份格式相近,左边装饰上部都是标着‘五世其昌’。”据介绍,婚书又叫乾坤书,“‘乾造戊子年十一月念四日未时天造’,‘乾’指的是男方,下面是男方的出生时辰,旁边‘坤造庚寅年’的‘坤’指女方。”

  “龙香一品、凤烛双辉、喜酒双酌、革屐成对……”杨长征举起一份彩礼清单:“‘凤烛双辉’指一对蜡烛,叫‘凤烛’是取一个兆意,这份应该是女方送出的彩礼,清单叫‘龙烛’指男方送出的聘礼。”

  据了解,珠海造贝村一些婚俗跟澳门华人婚俗在一些细节方面很接近,比如迎亲时新娘脚上只穿衬袜,不穿鞋,“以免把夫家踩低”。

  珠海造贝村近两年来多次发现重要文物资料,包括“洞宗三十五世妙果老禅师、畅澜老和尚仝塔”碑刻、“莲峰住持润能老禅师藏真”碑刻、“振威将军”墓碑、“武德将军”墓碑等多件“宝贝”;今年3月中旬,在一建筑工地还抢救出两件汉代陶罐。(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5月19日 01:0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国文献存世数量大 保护难度超过古籍
下一条: ·[周飞战]江永女书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关链接
·[师慧]晚清民国的文化娱乐业与江南宣卷的现代发展·[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
·[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
·[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王娟:《晚清民间视野中的西方形象——<点石斋画报>研究》·[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
·[谭佳]悖论式嫁接:比较神话学在晚清的出现·[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
·[龙圣]晚清民国湘西屯政与白帝天王信仰演变·陈平原:研究老百姓被忽视的日常生活,画报是个很好的入口
·[叶涛]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赵世瑜]民间文献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张洪彬]巫术、宗教与科学:重思晚清的风水批判·[朱晶]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收集、问题、对策
·郑振满:民间文献如何让历史研究“接地气”·[许多多]民间文献中的语音线索
·[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巴莫尔哈]《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序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