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专家呼吁抢救保护民国时期文献
  作者:庄建 谢万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9 | 点击数:8892
 


  (记者 庄建 通讯员 谢万幸)参加17日在西安结束的国家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举办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的有关专家呼吁,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实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加大其再生性保护的力度,加快缩微复制和数字化进程,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民国时期文献全文资源库。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与当代联系最为密切。其间所产生的各类文献全面记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记载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在文献普查、整理出版、缩微及数字化保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现存民国时期文献底数不清;保存条件堪忧,文献酸化、老化加剧,破损严重;原生性保护尚未引起普遍重视;再生性保护进展缓慢;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部分珍贵文献流失海外等。特别是由于民国文献产生时期已经进入近代机械造纸和印刷阶段,其纸张材料保存寿命是各类纸制文献中最短的。据国家图书馆曾经进行的一项对馆藏民国文献破损度的抽样调查,民国初年的文献破损率达100%,其中严重破损的占54.78%,有的已经完全失去机械强度,一触即破,濒于毁灭,抢救保护民国时期文献迫在眉睫。

  与会专家建议,尽快改善民国时期文献保存条件,完成一批民国时期文献书库的标准化建设;研究应用民国时期文献的整本脱酸处理技术,加强文献修复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专业人员;加快民国时期文献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加强海外民国时期文献的普查和征集,促进海外民国时期文献以数字化形式回归。

  专家们特别指出,民国时期产生的大量革命历史文献,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历久弥珍,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为此,专家建议,在“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框架下,以专题子项目形式,加强革命历史文献保护与利用工作。同时,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革命历史文献的社会教育作用,提升革命历史文献的展示服务水平。通过组织精品展览、开展讲座等多种方式,促进革命历史文献的利用和文化传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19日 10:5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少数民族古籍要抢救保护与传承并举
下一条: ·民国文献存世数量大 保护难度超过古籍
   相关链接
·[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
·[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
·[叶涛]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赵世瑜]民间文献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
·[朱晶]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收集、问题、对策·[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
·郑振满:民间文献如何让历史研究“接地气”·[王加华]江南与华北面食上的舌尖差异——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中心的分析
·[赵娜]多元利益群体互动视角下的地权变迁研究·[许多多]民间文献中的语音线索
·[巴莫尔哈]《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序言·[曲木铁西]“民间文献丛刊·彝族家谱”总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