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纳钦]胡仁·乌力格尔及其田野研究途径
  作者:纳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11 | 点击数:16459
 

 

内容提要:2004年笔者在民族文学研究所“胡仁·乌力格尔口头传统扎鲁特田野研究基地”进行田野作业,获得了一些资料与数据,对蒙古族大型口头艺术——胡仁·乌力格尔及其学科空间、胡仁·乌力格尔口头传统现状、胡仁·乌力格尔音声文本种类与价值、语境中抢救胡仁·乌力格尔的有效田野作业途径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胡仁·乌力格尔;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

2004年,民族文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本所与内蒙古扎鲁特旗(注: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北部。全旗行政区划为14个苏木、5个乡、6个镇。鲁北镇是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扎鲁特是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的经济类型旗,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由汉、满、回、达斡尔、朝鲜、鄂伦春等13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地区。据考证,商周至秦朝时期,这里属于东胡人的牧场;汉朝至晋朝时期,为乌桓、鲜卑人住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为奚、契丹人住地。元代属于上都路,到北元及明朝时期,为乌梁海三卫占地。明嘉靖39年(1560),内喀尔喀五部征服三卫之一的泰宁卫之后,扎鲁特部开始放牧在这片草原上。清顺治5年(1648),扎鲁特部正式分为左翼、右翼两个行政旗。民国13年(1924),建鲁北设置局。民国22年(1933)废除县治,民国24年(1935),左右二旗合并为扎鲁特旗。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后,由昭乌达盟划归哲里木盟管辖。在扎鲁特旗蒙古族民众中,曾流传一组由民间艺人以蒙古族传统乐器“朝尔”(马头琴)或“胡尔”(说书艺人的低音四胡)伴奏下用韵文或韵散文结合的形式说唱的“镇压蟒古思的故事”或简称“蟒古思故事”的英雄故事。另外就是流传着存量巨大的“胡仁·乌力格尔”。“胡仁·乌力格尔”与“蟒古思故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艺人曾经既是胡尔奇,又是蟒古思奇(演唱“蟒古思故事”的艺人)。而眼下,尚有庞大存量的胡仁·乌力格尔,成为民族文学研究所计划进行抢救性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人民政府联手创建的胡仁·乌力格尔口头传统扎鲁特研究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田野调查和集中的口头文学抢救工作,在前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有效抢救了几百个小时的胡仁·乌力格尔音声文本和声像文本,采集了大量的艺人访谈资料、图片资料和田野研究同步记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胡仁·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独有的大型口头艺术,是由民间歌手在四胡伴奏下演唱的长篇叙事故事,其篇目数量与总长度尚未完全统计。在学术界公布的信息中,尚未见到大量采集录音的记录,何况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搜集到上百小时的立体的科学文本资料,更未曾闻见。那么,这一比较有效的采集工作是怎样的一次田野作业呢,它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进行的呢,作为其对象的胡仁·乌力格尔又是怎样一类口头艺术呢,其现状如何,其文本的种类有哪些问题,以及田野作业中的一些经验,等等,以笔者之见,还是有必要拿来做一次较系统的梳理和评介,以供同行参考或评说的。
 
一、胡仁·乌力格尔及其学科空间
 
胡仁·乌力格尔,是蒙古胡尔奇艺人在低音四胡伴奏下演唱自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各代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与蒙古史诗、传说故事的一种口头艺术形式。它包括蒙古故事家与艺人创编的中国历朝传奇故事,也包括蒙古传统史诗与传奇故事,是融合了蒙古史诗表演艺术手法,至今保留着部分史诗母题与程式,源于史诗又游离于史诗,受影响于中原曲艺而又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说唱艺术。它是草原音乐、草原史诗和中原古典小说的绝妙结合,是中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碰撞交融中产生的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典型例证。蒙古语“胡仁”或“胡尔·因”意为“胡琴的”或“四胡的”;“乌力格尔”意为“故事”,加起来可以理解为“胡琴伴奏下演唱的故事”或“四胡伴奏下演唱的故事”。说唱胡仁·乌力格尔的艺人叫做“胡尔奇”。胡仁·乌力格尔在蒙古民间已有数百年传统。据不完全统计,以优美韵散文形式说唱的胡仁·乌力格尔有几百种上千部之多,而且每部规模都在1—3万诗行之间。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蒙古族聚居区仍有300多位艺人说唱这些故事。而如今,只剩不足百位胡尔奇。
胡仁·乌力格尔是个庞大的口头说唱故事群。它既有叙事成分,也有诗歌成分;既是口头文学,也与书面文学有不解之缘。研究胡仁·乌力格尔,既要有叙事学眼光,也要有诗学眼光;既要有口头文学眼光,也要有书面文学眼光;既要有中国汉族古典小说学素养,也要有蒙古族史诗学素养;既要有汉文化素养,也要有蒙古文化素养;既要懂得东部蒙古习俗方言,也要懂得西部蒙古史诗传统。
胡仁·乌力格尔是扎鲁特旗最具典型意义的口头艺术形式。扎鲁特旗被誉为“胡仁·乌力格尔故乡”。蒙古胡仁·乌力格尔史上最重要的七位胡尔奇——朝玉邦、琶杰、毛依罕、扎纳、萨仁满都拉、道尔吉、却吉嘎瓦都出于此地;胡仁·乌力格尔的两大流派(注:目前,确定胡尔奇流派问题仍有争议,有的学者持三大流派观点,即把琶杰、毛依罕分为两个流派,加上扎纳流派。而更多的学者持两大流派观点。)——琶杰与毛依罕流派、扎纳流派源于此地。
扎鲁特旗胡仁·乌力格尔传统来源于辽宁阜新县,扎鲁特的“祖师爷胡尔奇”朝玉邦就是由来自阜新县格根庙的旦森尼玛胡尔奇一手调教的。后来,扎鲁特的胡尔奇艺人形成了两大流派。其中琶杰与毛依罕流派传承了朝玉邦等创造的源于蒙古传统史诗的花样繁复的演唱风格;扎纳流派传承了紧扣故事脉络的简明干练的演唱风格,而且后来影响和发展了土谢图旗(注: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的演唱传统。扎鲁特胡仁·乌力格尔传统的传播轨迹如此清晰可辨,折射出了整个蒙古胡仁·乌力格尔传承的一些规律性特征,对研究该传统的传播史具有重要的个案价值。而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扎鲁特仍然是蕴藏和传承胡仁·乌力格尔的热土,展示着活态口头艺术多姿多彩的生命状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降边嘉措]扎巴老人说唱本与木刻本《天界篇》之比较研究
下一条: ·[降边嘉措]雪域文化铸造的民族之神
   相关链接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
·[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
·[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