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作者:陈先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18 | 点击数:28572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尤其重要。因为精神文明的问题离不开传统文化,它不可能从虚无中产生出来,我们不能无视文化发展的历史连续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之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一番改造制作的科学研究工作。这并没有取消或代替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可能取消的,它是历史的既成事实,不仅保存在各种经典传世之作中,而且积淀于当代现实的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当代人的角度,在新的制度下,用新的观点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从中吸取能够加深理解阐述发挥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直接来源于德英法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成果。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固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的思想来源,必须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哲学中,同样包含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包含无神论思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应该熟悉和掌握它,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为中国化的东西,既证明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普遍性又丰富它并使之具有中国特色。同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完全可以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吸取诸如“治大国如烹小鲜”、“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水可载舟,水可覆舟”等等思想,从中得到教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可以看作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不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难以中国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固守传统,拒绝接受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进行研究发掘就不可能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决不是消灭传统,而是站在当代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再思考,在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延伸传统、更新传统、丰富传统。
第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从社会结构角度看,文化是社会结构中的观念形态的层面。它与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相结合,形成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6]因此文化的形态具有社会特性,有封建社会的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要建立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取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马(马克思主义)、中(中国传统文化)、西(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自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起,就一直存在马、中、西之争。西化论者鼓吹全盘西化,本土文化论者鼓吹坚持中国固有文化,而马克思主义者提倡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中国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种以文化形态选择形式出现的争论,本质上是关于中国向何处去,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争论。应该说,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个问题做了总结。
可历史是复杂的。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只是使这个争论暂时沉寂,而没有为这个争论永远划上句号。只要有适宜的土壤,争论之火就会一再燃起。从80年代的文化热到90年代的文化热的第二次悄悄升温,其中一个根本分歧,就是马、中、西之争。许多学者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有少数人的观点是片面的,或鼓吹全盘西化、或鼓吹文化本土化。它们之间也有分歧,但在排斥马克思主义指导这一点上倒是共同的。
百多年来关于文化争论的一个理论误区,就是把文化争论归结为体用之争。中体西用、西体中用、西体西用、中体中用,还有什么中国为体全球为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把文化选择的争论归结为体用之争,注定是旷日持久的。因为用是个不确定的概念。毛泽东也说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某种特定的范围内这个提法完全正确。可文化选择中的体用之争,不是个单纯用的问题,而是关于社会形态问题。每个社会作为某一类型的社会形态的存在方式,都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种上层建筑即它的政治制度和相应的文化形态,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和所在国家的传统决定的,而不是任意搭配的。如果不从社会结构角度来看文化形态,而单纯地讨论文化形态自身的选择,只能转变为体用搭配的游戏。
在我们国家讨论文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社会性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文化,无可选择地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否则就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当然要吸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闭关锁国只能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决不能走全盘西化的路。特别是在文化交流中必须严防西化。邓小平说:“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但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7]
更加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善于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是文明古国,我们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列宁在批判俄国的无产阶级文化派时已把这个道理讲得非常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犯过左的错误,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可当前也存在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鼓吹文化本土化,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外来文化加以排斥。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以反对“全盘西化”为由来排斥马克思主义指导。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来说不是单纯的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是一种具有国际意义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德国人,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仅属德国人的德意志文化。它属于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因为它所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为全世界和人类美好未来而指明道路的学说应该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并不能因为它开始产生于别的国家或民族而加以拒绝。我们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观察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接受的,而不是把它作为德国人的文化形态来接受的。更加重要的是,对中国人而言,马克思主义就包括中国人自己的创造和发展,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已经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本身就应该是中国当代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的核心和灵魂,怎么能说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而予以排斥呢?至于说,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全盘西化,这种说法不值一驳。事实恰好相反,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深刻批驳全盘西化的理论,懂得要实事求是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永远不会走全盘西化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和防止全盘西化的最有力武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政尧]清代民间“关戏”的不断发展
下一条: ·[李光荣]论哈尼族神话的优美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
·[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