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知关于禹的神话传说最早出现在殷周之际,而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则到战国时期才出现。
现代考古学及殷、周甲骨文、金文研究证明:夏、商、周三代并没有崇拜黄帝为祖先神的事实,即没有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不以记述“建大功的英雄”为基本内容,书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尚存一定的原始性。《大荒东经》叙东海之渚“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号號。黄帝生禺號,禺號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號处东海,是惟海神”。此处海神禺號还是“人面鸟身”,而“黄帝生禺號”,黄帝自然也还处在“人面兽身”状态中。《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出现的黄帝,颇有部族始祖的意味。《大荒西经》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大荒北经》融父山,“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海内经》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啄、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大戴礼记·帝系》却以“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高阳是为帝颛顼”。《海内经》钉灵之国之后,又有“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郝懿行笺疏:《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號”,即禺號,“禺號生禺京”,即淫梁,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13)在整个《山海经》中,帝俊或为帝喾,或为颛顼,或为舜,或为黄帝,(14)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还没有多少人为的修饰、划一。《大荒北经》中的黄帝战蚩尤,颇具神话传说的原始性: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所引《龙鱼河图》黄帝战蚩尤神话,亦不失神话传说本旨: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 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据袁珂考证,《初学记》引《归藏启筮》,《太平御览》引《黄帝玄女战法》,晋代虞喜《志林》,《通典·乐典》等所载,“俱黄帝与蚩尤战争神话之一节”,但“以俱晚出,受正统思想支配,故不免或状蚩尤而近妖,失古神话本旨矣。然《龙鱼河图》犹谓‘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知蚩尤在古传说中位望高也”。(15)
战国纷争长达数百年,民众普遍向往太平,诸子纷纷描绘自己的理想社会,极力美化上古社会为理想王国。《荀子·大略》出现“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五伯”的说法,但“五帝”、“三王”,包括“五伯”在内,仅仅是泛指某个历史阶段,并没有拉出5个“人神”来凑“五帝”之数。 随着北方民族不断被融合、大一统逐渐形成后的中央王朝,需要树立一个在血缘上有连带关系的共同的先祖。《礼记·祭法》提出: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夏族崇拜的祖先是黄帝、黄帝的曾孙鲧和鲧的儿子禹;殷人崇拜的祖先是黄帝的曾孙喾和喾的儿子契,以及后代的成汤;周族崇拜的祖先是黄帝的曾孙喾和喾的儿子后稷,以及稷的后代文王和武王。夏、商、周三代的祖先,无不是黄帝和黄帝之后,一下子都变成以黄帝为共同先祖的亲戚。直至“秦之先”,亦是“帝颛顼之苗裔”。黄帝被当作“人神”(天子和诸侯共同崇拜的祖先神)来崇拜,于是各种被神化了的社会力量统统加到黄帝名下。
《易·系辞下》称黄帝、尧、舜作: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黄帝”被神化成为人类生活万物的发明者,因而“垂衣裳而天下治”。此处还没有把用火的发明权赋予黄帝,仍然是“燧人氏钻木取火”,《韩非子》、《淮南子》等的记述亦如此。《管子》则明言黄帝发明用火,其《轻重戊》篇说:“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其《五行》篇更赋予黄帝以王者的权威:
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