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富祥]昭穆制新探
  作者:张富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07 | 点击数:29356
 
这里图1、图2仅表示五庙之制的一次变动。如图1所示,假定周初太庙是以太王为太祖,而太王原属穆,(40)那么昭一为王季兄弟,穆二为文王兄弟,昭二为武王兄弟,穆三为成王兄弟,昭庙、穆庙各自为列,而分在太祖庙前之左、右。倘若周初果行五庙之制,则应是康王在世时的庙次编排。及康王死后入太庙,因限于五庙之制,则如图2所示,太王神主移出入祧庙,王季上升为太祖,昭列的武王兄弟即递补王季兄弟先前的位置,康王兄弟又递补武王兄弟先前的位置,而穆列文王兄弟、成王兄弟的位置仍不变。下一次的变动是文王上升为太祖,则穆列依次递补而昭列不变。如此顺次而下,只要父子相传的继嗣程序不出现特殊情况,庙次的昭穆自然也就不会发生紊乱。同时这一种昭穆的编排当然也可移用于太庙的合祭,只不过由都宫别殿改为同堂并祀,或改纵列为横行,而太祖仍居中,其余各分左右而已。
祧庙之制,古今亦不主一说。实则古人庙制若确有定数,那么太庙神主的位次既有上述变动,便须有祧庙以藏定数以上的祖先神主,并且祧庙的神主亦应有完全与太庙相同的昭穆序列。《周礼》称小宗伯的职责为“辨庙、祧之昭穆”,庙、祧当是分指太庙与祧庙而言的,而其昭穆则一。其事又涉及载籍屡见的“毁庙”之说,然此说晚出,大抵因太庙与祧庙之间的迁主而起,“毁庙”之制是否确曾存在还存疑;而且即使此制确曾存在,也不能上溯到商代及周初。宋叶时《礼经会元》曾谈道:“大抵正庙则为庙,远庙则为祧。古人言藏主于庙,只言祧而不言迁;后人言迁主于庙,只言迁而不言毁。故《记礼》以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其迁主则合为祧庙而祭之,其庙则修治之以奉新主,未尝毁之。此所以有庙、祧之名也。”(41)这看法可能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古人所建祧庙,载籍多言与太庙在一处(或谓在太庙之西夹室),其实这也不一定,祧庙别建于他处也不悖情理,所以我们怀疑周初的“京宗”也曾为祧庙。同时祧庙若别建,则不应预于庙数,前人有关周初庙数的许多争议,都将文王、武王之祧包括在内,恐怕是不可靠的。
依据上文所考,对于过去多有争议而令人费解的一些昭穆史料便可提出合理的解释。其一,《礼记·祭统》谓昭穆制有“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的作用,这话所涉及的几对范畴都有特定的涵义:所谓“父子”之别实指祖、父、孙之别,“远近”之别特指世次上的远近,“长幼”之别是指同世兄弟并祀而以长幼为序,“亲疏”之别则指直系与旁系之分。这些原都是就庙祀制度上昭穆之分的本义而言的,而庙祀制度也可反映死者生前的亲属关系,是以参与祭祀者亦须按昭穆划分,“昭与昭齿,穆与穆齿”,不相紊乱。《祭统》的作者又总括诸种分别为“亲疏之杀”,“杀”即等次,唐人孔颖达疏以为“杀,渐也,列昭穆存亡,各有远近,示天下亲疏有渐也”,有失原意。
其二,《礼记·大传》又有“合族以食,序以昭穆”、“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的记载,旧注几乎都以饮食燕享释“食”字,也不得要领。按古人庙祀活动中的昭穆之分,这里的两个“食”字都当理解为祭祀,而祭祀时分食祭牲亦为古人睦族之大事。
其三,由昭穆制而及于“尸祭”之俗,对于《礼记·曲礼上》所谓“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也就容易理解了。因为在嫡庶制确立以前,子可以有多父多母,孙则只有唯一的本生祖父母,本生关系系于祖辈而不系于父辈;而庙次的编排,如上文所述,当太祖变动之时,昭列、穆列亦各自递补,故尸祭亦必然是以孙代祖。
其四,《礼记·丧服小记》中还有一段记载:“士大夫不得祔于诸侯,祔于诸祖父之为士大夫者;其妻祔于诸祖姑;妾祔于妾祖姑,亡则中一以上而祔。祔必以其昭穆。”这话实际是就诸侯之子孙非为直系者(亦即为士大夫的小宗)而言的,大意谓祖孙同昭穆、夫妻同昭穆、兄弟同昭穆,故士大夫死后,仍各祔于其本生祖父之庙,而不得因为是诸侯之子孙就祔于诸侯之庙;相应的,士大夫之妻、妾死后,也应祔祀于夫祖之妻、妾,而不得祔祀于诸侯之妻、妾。所谓“亡则中一以上而祔”,是指士大夫之妾本当祔祀于夫祖之妾,若夫祖无妾,则隔一代而祔祀于夫之高祖之妾,强调的仍是祖孙同昭穆。同篇又说:“庶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所谓“庶子”可与上引文中的“士大夫”对看,而“从祖祔食”亦即要求合于昭穆之序。
其五,《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所谓“孙以王父字为氏”,按之春秋时风俗,国君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乃用其祖(公子)之名或字为氏名,亦即以其祖为本宗之始祖。此即《礼记·丧服小记》所说的“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对此仍须用原初昭穆制下重视三代本生关系的遗迹作解释:小宗以本生祖父之名或字为氏名,则宗祭之礼亦始于祖而不始于父,仍与祖孙同昭穆为一事之两面。从表面上看,这种“三代而定氏”的习俗似乎与母系不相关,然追究其发轫与嬗变之迹,其背后所隐藏着的也还是基于依母系分宗的三代本生关系。不过到春秋时期,这一风俗已发生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倾向是贵族子孙多以生父之名或字命氏,并且依父系确定的氏名逐渐向固定的姓号转化,从而使得姓号本出于母系的传统发生质变,最终走向父系家长制下的姓氏合一。
 
四、君统与宗统:后世有关昭穆制的争议
 
关于昭穆制的起源和嬗变过程,须联系中国古代整个宗法制度的发展阶段和演进背景作专门的探讨,目前还难以作出详细的描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至迟到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形态的剧烈变动和新兴礼制的名分愈繁,传统的昭穆制已渐次失去它原有的适用性而非复旧观。顾炎武所揭示的“尸礼废而像事兴”,(42)行于战国之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昭穆制的衰落。其间的根本原因,即在伴随父系宗法制的成熟而嫡庶制转严,母系宗法制的遗迹消亡殆尽,夫妻同昭穆及兄弟并祀的制度也渐次退出礼制的舞台。不过昭穆制和日名制有所不同,日名制大致到春秋战国之际已趋向消亡,昭穆制却因庙祀制度的特殊性而被保存下来,并次第延续到秦汉以后皇家的宗庙制度中。然时移事易,留下来的只是昭穆制的躯壳,其用仅限于庙次的编排,已不是原初意义上的昭穆制,故致后世因此而生出无穷争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颜翔林]当代神话及其审美意识
下一条: ·[王昊]试论敦煌话本小说的情节艺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