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续抛出一系列犀利而中肯的言论之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红人,最受瞩目的文化界代言人。以至在昨天的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记者会上,几乎所有的记者提问都瞄准他。他忍不住说:发布会不是我的专场!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对冯骥才进行了专访,他对文化发展的种种问题和对策侃侃而谈,并对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出建议。
文化产业化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使文化的产业超越界限,把不能产业化的文化产业化。
在很多地方因为产业化,认为非遗就是一种资源,就往市场推,认为推了就是保护,推了就是发展。
我们不是文化舞台下的观众,只是看热闹;我们要像医生一样,永远盯着文化的病灶。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还有一点启示,就是政府在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把文化的事情交给文化人,找最专业的人来做。
———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
文化不能完全“产业化”
南方日报:我们注意到,在“两会”期间,“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是你发言中频率最高的几个词。对于这个方面,你最大的感触和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冯骥才:十年以前,知识界提了一个口号叫“文化自觉”,这个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现在国家的文化自觉有了。比如说,我特别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里,去年总理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今年总理说“文化影响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深刻更久远”。总理的话,我认为讲到了文化的本质。我认为国家有文化自觉很重要,但是光有国家的文化自觉还不行,国家的这种文化自觉最后要渐渐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国家的文化才有希望。
南方日报:怎么由国家的这种文化自觉渐渐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
冯骥才: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要认清“文化”和“文化产业”不是一回事。文化产业需要打造,但是文化不能打造。文化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比如唐诗你能打造吗?爱情你能打造吗?精神性的东西怎么能打造呢?你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就20个字,写得很朴素,但已经进入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了。夜晚没有灯光,在异地的你看到月光,马上就想起他这首诗来,它唤起了我们对故土、故乡的一种情怀。文化是日积月累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你使一个人有钱是容易的,但是使一个人有气质是困难的。它是慢慢出来的,因为它是精神层面的!
南方日报:所以你提出,“文化产业化”是一个贬义词。
冯骥才:我一直强调,“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化”,虽然只差一个字,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文化产业是二十世纪从美国开始兴起的一个新型的经营性和服务性的行业。有些东西它可以变成文化产业,有的东西它永远不可能被产业化,也不能够进入产业。“文化产业”是名词,现在把这个名词变成了动词。产业化,是把所有的文化都推向市场,好像文化只有能够进入市场,能赚钱,才有用,才繁荣,如果不能赚钱,就没有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而且对文化有很大很大的伤害。比如陕西皮影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是一些地方不再使用手工刻制皮影,而是用机器压制,这就使得手工文明变成了工业文明,手工的性质发生改变,文化遗产实际上变质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很有原创性
南方日报:现在我们习惯把“文化”分成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可能大众文化跟产业的联系更紧密一些。
冯骥才:对,大众文化的某些部分是可以成为文化产业的,可以进入市场的。但进入市场的不见得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有一个概念,是用工业生产的方式面对大众消费对象。比如说动漫,它是用现代科技制作的,还有图书,这才是文化产业,现代文化产业。所以我们现在的文化产业,被解释得很幼稚,好像能卖钱就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文化产业化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使文化的产业超越界限,把不能产业化的文化产业化,一旦产业化了就必须按照商业规律来操作,必须追求商业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追求利益最大化,一定会伤害文化的追求。
南方日报:那么怎么界定什么是真正的文化产业?
冯骥才:文化产业,第一,它应该是大规模生产的,必须符合现代化产业的特点。第二,它的主题,内容应该具有很强的原创性。第三,它的市场应该良性地、开拓性地发展,而不是恶性竞争。我们的产品要非常符合大众的需求。
南方日报:说到动漫,广东出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你觉得在市场上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冯骥才:《喜羊羊与灰太狼》我觉得很不错,很有原创性。另外,我觉得它也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于这种大众需求的东西,你总得给一个他没见过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还有一点启示,就是政府在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把文化的事情交给文化人,找最专业的人来做。只有他们才知道哪个东西是精华、是有创意的,哪个东西是一般的、平庸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3月11日 0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