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管彦波]民族地理学:新兴边缘学科的构想
  作者:管彦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03 | 点击数:9080
 

  世界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理空间

  世界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长期历史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各大洲整体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内民族发展、演变产生影响。如在谈到欧洲民族地理时,欧洲相对开放的海陆边疆、温和的气候、密布的河网、低缓的山脉、肥沃的平原等地理环境作为欧洲民族生息和繁衍的基础条件,既为欧洲的统一、欧洲民族的历史过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基础,又为欧洲与毗邻地区及欧洲境内各民族的流动、迁徙与交往提供了几无障碍的便捷条件。就非洲大陆地理环境而言,无论是在地质构造上还是在地表自然环境方面,均呈现出粗犷广袤的地理环境特点。正是这种粗犷广袤的地理环境深刻影响、塑造甚至限制或促进了这里的人类活动和历史发展,使非洲大陆的许多民族共同体长期生活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从而导致了非洲种族地图、民族地图、语言地图、宗教地图的复杂性以及各区域民族发展的差异性和极端的不平衡性。就大洋洲民族地理而言,大洋洲与其他大洲相互隔绝的状态、迥异于其他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分割零散的地域特征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其“小国寡民”与“小族寡民”的国家和民族分布状况。

  从宏观上考察中国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空间时,可划分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史前时代及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形成了这两大河流域文明形态。在中华文化的宏观演进历程中,在区域性的民族过程中,居住在中国广阔的地理框架内的各种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基于地理的、人文的、民族发展演变与彼此互动的多重因素,在历史上又形成了东北历史地理民族区、北方长城带历史地理民族区、西北历史地理民族区、西南历史地理民族区等几个有一定的地域边界的历史地理民族区。

  有助解决民族空间变动引发的社会问题

  民族地理学研究,还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意义:一是,预测民族的地域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将来的变化趋势。利用民族地理学的资料与手段,对民族的行政、地缘、生态、族际分布及其差异性进行现实而又客观的考察,可以为解决因民族空间分布的变动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二是,区域发展计划与民族社会发展需要民族地理学的介入。如目前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就需要加强对西部自然与人文环境要素即“区情”的认识,需要具体考察西部民族地区人地关系的现状、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类型和经济发展的自然潜力与社会潜力,正确认识生产的生态限制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日益重要性,以及对资源利用的技术条件的设计和效益进行严格的评估。三是,国土整治、边疆民族经济开发需要民族地理学的介入。—个民族的独立与分裂,往往导致一个国家的解体或版图的缩小,而一个民族的壮大与生存空间的拓展,又会给这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甚至会改变其在世界实体中的地位。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且存在着大量的跨境民族,如何正确地正视这种民族地理分布的历史事实,在国土整治、国防建设乃至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中,处理一切随时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那就需要事先对这些地区各民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民族地理学的考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 管彦波/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报》2010-12-9

上一条: ·孙庆忠:人类学汉人社会研究:学术传统与研究进路
下一条: ·[杜靖]“村落宗族共同体”: 落脚于“村庄”层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