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白奚]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
——《管子》阴阳五行思想新探
  作者:白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15 | 点击数:16967
 
《揆度》中的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比《宙合》、《七臣七主》更进了一步。其文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什么是“事名二”呢?“天策阳也,壤策阴也,此谓事名二。”什么是“正名五”呢?“权也、衡也、规也、矩也、准也,此谓正名五。其在色者,青黄白黑赤也。其在声者,宫商羽徵角也。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天策阳,壤策阴”是阐明阴阳乃天地之道。“正名五”以权、衡、规、矩、准为“五正”,并使之与五色、五声、五味相配,这是典型的五行家的思想方法。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揆度》云:“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这是把阴阳与五行并列在一起,作为治理天下的两件法宝,并云:“人君失二、五者亡其国,大夫失二、五者亡其势,民失二、五者亡其家。此国之至机也,谓之国机。”此“二、五”虽未明说即是阴阳和五行,但显然是取阴阳与五行之数。可见在《揆度》中,五行已与阴阳并行,难分轻重高下,共同规范着作者的思维。至此,距阴阳说与五行说的合流已经不远了。
在《禁藏》中,作者已不满足于阴阳与五行的并行,开始尝试着将此两种学说融为一体。其文曰:“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抒井易水,……发五正,赦薄罪,出拘民,解仇雠,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夏赏五德,满爵禄,迁官位,礼孝弟,复贤力,所以劝功也。秋行五刑,诛大罪,所以禁淫邪,止盗贼。冬收五藏,最(聚)万物,所以内作民也。四时事备,而民功百倍矣。”这段话的精神实质仍不出阴阳家的四时教令,然而“春发五正”、“夏赏五德”、“秋行五刑”、“冬收五藏”,用整齐的五行之数来规划四时的行为,却是原来从未有过的做法。它表明五行体系开始渗透进阴阳学说,或者说阴阳学说试探着采取了五行说的形式,披上了五行说的外衣。在这段引文中,“钻燧易火,抒井易水”二句也值得特别注意。《论语·阳货》宰予问“三年之丧”提到“钻燧改火”,《集解》马融曰:“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皇侃《疏》云:“改火之木,随五行之色而变也。”《艺文类聚·火部》引《尸子》佚文云:“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此“五木”即五时之木。《周礼·夏官·司爟》有“四时变国火”之文,郑注引《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可见“改火”是一种相当古老的风俗,早在春秋时期便已流行,后被五行家所改造利用。在《幼官》篇配成的五行图式中,有炊爨之火随季节而变的条目:春季“以羽兽之火爨”,夏季“以毛兽之火爨”,秋季“以介兽之火爨”,冬季“以鳞兽之火爨”等,实际上就是“钻燧易火”的翻版。“抒井易水”同“钻燧易火”一样,据说是为了“去兹毒”,其内容大约与《幼官》所谓春季“饮于青后之井”,夏季“饮于赤后之井”等含义相类,也是五行家的造说。《禁藏》引进了五行说的这些条目,表明作者已接受了五行学说,并试图将这些条目糅合进阴阳学说的体系之中。这样,《禁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比以阴阳为内容、以五行为形式的一堆砖瓦,如果再依五行相生之序,配之以东南中西北五方,便可以将阴阳五行的世界图式架构起来了。这个关键性的架构配当,是由《幼官》、《四时》等篇完成的。
 
二、《幼官》等四篇实现了阴阳五行的合流
 
与以上两组仅是部分地渗透有阴阳五行思想的文章不同,《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一组文章通篇都是阴阳五行思想,它们是比较成熟的阴阳五行家作品,并各自配成了以五行相生为序的大同小异的宇宙图式。这些图式的配成标志着阴阳与五行合流的实现。
《幼官》等四篇虽然以五行相生的循环序列为构架建筑起它们的理论体系,但这不过是形式而已,这种理论体系的内容或精神实质则是阴阳学说。也就是说,在作者眼中,自然界的四时流布以及人类社会的农政教令等一方面是按照五行图式的安排来运作的,另一方面又是由阴阳消长的规律所决定和支配的。如《四时》篇开宗明义,提出了阴阳之理是刑德之施的根据的观点:“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阴阳与刑德的关系具体又如何呢?《四时》曰:“阳为德,阴为刑”,又曰:“德始于春,长于夏,刑始于秋,流于冬”,这就是春夏行德政、秋冬施刑政的根据。德政与刑政的具体内容,《四时》中有详尽的规定,每一季都有特定的“德”与“事”,如有违逆,必自取祸灾。以夏季和冬季为例:“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其德:施舍修乐。其事:号令赏赐赋爵,受禄顺乡,谨修神祀,量功赏贤,以助阳气。……夏行春政则风,行秋政则水,行冬政则落。”“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其德:淳越、温怒、周密。其事:号令修,禁徙民,令静止,地乃不泄,断刑致罚,无赦有罪,以符阴气。……冬行春政则泄,行夏政则靁,行秋政则旱。”此外,每季还有更为具体详尽的“五政”。《四时》将这些概括为“务时而寄政”,其指导思想就是使四时之政令与阴阳之气的运行相符号。通观《四时》的谋篇布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阴阳时令是全篇的纲领,而这个纲领又是通过五行方位的形式或途径贯彻到每一个季节中去的。《四时》是这样,其他几篇也莫不如此。如《幼官》的纲领也是四时教令的阴阳思想,全文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分为东南中西北五部分,每一部分均冠以“春行冬政肃,行秋政霜,行夏政阉”等警句,然后分别配以相应的色、味、声、数等五行条目,五个部分各居一定方位,构成一幅完整的“玄宫图”(“幼官”即“玄官”,形近传抄致误)。郭沫若等所著《管子集校》中就曾按文中的图位标识,将此五个部分恢复成图形状,称为“玄宫图”。又如《五行》篇,先论“通乎阳气,所以事天也”,“通乎阴气,所以事地也”,“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阴阳家教,再按五行相生之序,分一年为“甲子木行御”、“丙子火行御”、“戊子土行御”、“庚子金行御”和“壬子水行御”五段,分别叙述该时节宜行之事和禁忌之事。在这几篇中,与五行相配的条目就出现了五方、五时、五气、五政、五德、五神、五祀、五数、五色、五味、五声、五后、五虫等之多,足见阴阳与五行合流后发展之迅速。
但四时教令的阴阳说是偶数系列,而五行说是奇数系列,阴阳说要想与五行说合流,就必须解决奇数系列和偶数系列如何搭配结合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甚至是不可解决,但又是无法回避的,它始终困扰着阴阳五行家,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走下去,勉强凑数者于是有之,躲躲闪闪者于是有之,生搬硬套者于是有之,拆东墙补西墙者于是有之,留下一大堆遗憾。《幼官》等四篇就如实地记录了阴阳五行家们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种种方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马知遥]论“伪非遗”
下一条: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
   相关链接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
·[彭牧]拜:礼俗与中国民间信仰实践·[刘晨]泰山府君“东渡”日本考
·[刘晓峰]东亚正月鼠俗视域下的“老鼠嫁女”解读·[吴裕成]津沽防火灾传统习俗中五行观念的影响
·[冯智明]沟通阴阳与修“阴功”:红瑶架桥仪式及其人观研究·[崔红燕]《搜神记》中灾异说之变形类故事解读
·[朱玫洁]试论为什么算命在当下仍然流行·[张自然]年画中鸡形象之文化内涵探源
·[鄢玉菲]端午“五色丝”背后的文化因子·陈美东:中国古代历法概说
·水书充满阴阳制化的哲学思想·[高洪兴]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
·[黄景春]神话、仙话与“五行"观念:火浣布的叙说·贺娟:五行与中国传统文化
·[何星亮]从传统节日看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吴凡:《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