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邓文云]中国瑶族和东南亚瑶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作者:邓文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10 | 点击数:18158
 

 

内容提要:瑶族文化是凝聚瑶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瑶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瑶族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实践;它反映了瑶族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又对瑶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瑶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有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瑶族文化;历史;现状;特点

“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优秀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
瑶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人口在中国56个民族中居第十三位,有250万人左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瑶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瑶族文化具有浓烈的传统色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由于长期频繁迁徙,居住分散,与其他民族交往较多,因而其内部文化差异较大。
瑶族是一个跨境民族,瑶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具体国家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具有自身的特点。瑶族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瑶族文化具有凝聚瑶族人民的重要作用,它渊源于瑶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又根植于瑶族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实践;它反映了瑶族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瑶族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本土瑶族文化和域外瑶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其历史和现状,把握其特点,有助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扬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瑶族的民族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瑶族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中国瑶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瑶族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瑶族的精神文化包括宗教文化、民间文献、口传文学、语言文字、教育、民间艺术等方面;物质文化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
瑶族精神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内涵丰富。瑶族民间主要的宗教仪式有“打斋”、“还盘王愿”、“度戒”等。唐、宋以来,道教、佛教相继传入瑶族居住区。道教对瑶族影响深远,凡属于丧葬和超度的礼仪,基本上是按道教法旨进行。瑶族中信奉佛教的人不多,佛教信仰者平常只在家里供佛、念经,很少出家化缘。道教、佛教传入瑶族居住区后,瑶族受外来宗教的严重影响,因而其信仰的宗教内容增多,且十分复杂。瑶族的祭祀仪式多种多样,继巫师、师公之后,道公也执掌祭师之职,负责主持人们的生死超度祭祀。近百年来,基督教传入瑶族居住区,在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和广东连南八排瑶的一些村寨,曾建立教堂,发展瑶族人加入基督教,但当地瑶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较少,其活动时间不长、影响不大。
中国瑶族的民间文献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形式独特、内容广泛,涉及民族起源、历史、迁徙、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学、文学艺术、婚姻家庭、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许多领域,主要有下列几种:过山榜(评皇券牒)、祖图族谱、碑刻铭文、宗教经书、歌书信歌、医方炙语、契约帐据。
历史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很早以前就习用汉语文,至今保存着的很多历史文献都用汉字记载。过去在盘瑶和兰靛瑶中,先辈们创造了一些“土俗字”,但其数目有限,不能独立成文,形成一种“词兼瑶汉”的书面混合语,用于写文献、抄经文、记歌谣和传书信等。新中国成立后,创制了瑶文方案,为瑶文的推广、使用作了准备。
瑶族文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瑶族文学一般用汉文抄录,但多数以口、耳相传。瑶族口传文学有:(1)神话传说,内容较多,情节动人;(2)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寓意深刻;(3)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可分为十类:祭神歌、造物歌、生产歌、信歌、爱情歌、婚姻歌、风俗歌、甲子歌、诘难歌、新歌。中国瑶族民间著名的歌谣主要有《盘王歌》、《密洛陀》两部。瑶族民间谚语是瑶族人民用精炼的文字语言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从总体上讲,瑶族教育落后,发展缓慢。但长期以来,瑶族很重视教育,过去在瑶族内部,教育主要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也逐步在瑶族居住区推行。瑶族的社会教育主要以口传方式进行,由族中长老对后代讲述民族历史、生产知识、社会礼仪、社会道德等内容。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内容一般是鼓励子女勤劳、诚实、敬重长者、对友诚信、待客热情。过去,瑶族居住区的学校教育多带有开化性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瑶族居住区的学校教育有长足进步。这也促进了瑶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葛岩 秦裕林]Dragon能否表示龙
下一条: ·[马知遥]论“伪非遗”
   相关链接
·[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
·[王瑶]培田春耕节:历史文化名村的奇魅化展演·[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刘艳超][口头诗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1995—2023)·[刘文江]传说研究的三种范式
·[刘婷]从辽境香炉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镜像·[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解乐乐]渔业历史文化的镜像:《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研究·[冯莉]论埃内斯托·德·马蒂诺的民俗观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陈冠豪]当代显性鬼传说“影子记忆”的“箭垛”组合现象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