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国际经验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经验

[沃尔夫冈·卡舒巴]文化遗产在欧洲──本真的神话
  作者:[德] 沃尔夫冈·卡舒巴 (Wolfgang Kaschuba)   译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04 | 点击数:14728
 

  三、 民族学的“遗产化”?

  上面已经举了几个例子,下面是我的结论。尽管发生了诸多“文化的转折”,我认为,我们还是牢牢地为特殊的民族学的遗产所俘获。一方面,我们不再保护“国家的”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仍然把自己视作“后现代”认同和想象的心智掌控者(mind-managers)。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的任务都是“自下而上地制造意义”:强调“地方性”,使之与“全球性”相对;强调“实体性”(substantiality),使之与“商业性”相对;强调“本真”,使之与“复制”相对。在这里,“本真化”事业彰显出了其自身的性质:将“他者”的本真化等同于对“真实”(the real)的本真化。因此,在我们的“文化认同”观念里,本真性和实体性的核心思想一直暗地里延续着:因为自古至今我们一直把社会群体视为均质的“文化的社区”;因为我们的思想一致排斥模仿而追寻本真性、原生性和起源;因为即使是反思性的民族学也依旧将“本真性”作为“客观的”文化范畴,而不是将之视为把研究话题纳入目标蓝图和话语之中的“文化策略”!

  “本真性”永远意味着“关系”(relation)!没有一样物体、服饰和传统天生即是“本真的”。所谓“本真的”,是观察者站在局外,从一个远距离的视角归纳、建构起来的。当声称“这件东西/这首歌/这个传说是‘古老的’、‘有价值的’、‘货真价实的’!”时,这实际上是一种表现策略的传达。这正是它何以有用的原因——“那就让科学权威们来拯救它吧!”“本真性”的标签因此成为我们保护文化传统和实践的支撑。它能够被用作与政客和商家联络的信号,传达保护文化而不是破坏文化的信号。这就是为什么在“认同的政治”这一观念中,“本真性”的概念(而不是“永恒的真理”)对于我们民俗学家和民族学家是一个很“酷”的学术和策略要素(element)的原因。

  因此,下述问题难道不应该成为今天民俗学和民族学的任务吗?!——不断超越各种界限而将我们的视线集中在边缘(人群和文化),集中在社会中的各种运动之上;致力于研究“什么是被制造的”,而不是“它一直是什么”;使民俗学和民族学成为同时关注文化上的漂泊、模糊和流动的“社会民族志”(social ethnography);“重新发现”和“重新书写”被忘却的社会的和文化的遗产,而无需把遗产变成“部落的”或者“国家的”。

  因此,我主张诸位想象一门“当下民俗学”(folklore of the present)——这门学问及其抱负也许会变得更像是“关于社会和都市的研究”。毕竟,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社会都处于城市之中。“流行的”与“大众的文化”也日益倾向于在“都市的”空间和社会中呈现——因此,与以往民俗学所关注的部落和村庄比起来,它更加多元、异质和厚重。这个不同的社会一样能够成为更新之后的民俗学和民族学——它们注重从民族学的视角研究文化的流动性而不是文化的保存,其研究范式从探索“固化的遗产”转向“汇编的想象”(compiled imaginations)——的研究对象。

 

  (沃尔夫冈•卡舒巴,Wolfgang Kaschuba,1950年出生,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欧洲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北京 100875)

(本文发表于《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专题║ 《社会科学报》:亚洲四国文化遗产保护
下一条: ·小川直之:“人间国宝”是大师 也是财产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