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广会馆馆长霍建庆看来,会馆的保护也是如此。传承了几百年的会馆文化,如何才能在当代社会焕发勃勃生机,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会馆文化的魅力,商业开发利用是不是一定会破坏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其实不然。“现在京城会馆虽然不少,但修复并得以很好利用的并不是很多。文物不是死的、静止的东西,它也会随着时代发展注入适应时代的新鲜元素。如今会馆的经营发展,既然是企业运营、自负盈亏,就不可避免也完全不需要回避商业化。商业化只是一种手段,它的底线就在于,建筑本身的韵味不能改变,获利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湖广会馆可谓企业经营文化方面的典范。自1997年会馆重张以后,确立了以中国的戏曲文化、会馆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为主题的“三楼一馆”的格局,探索出一条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形成了北京独具特色的对外宣传窗口,打造了一张西城区亮丽的文化名片。据李思介绍,近几年,为了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湖广会馆大戏楼采取了一系列全新的经营策略。开发“旅游京剧”打造经典小折子戏;推出时尚京剧、少儿京剧,培养新一代戏迷;“赓扬集”京剧票友会等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之前,特别是4月到11月的旅游旺季,一晚京剧演出达到两三场,场场爆满。近两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显萧条。
扎根阳平会馆的“刘老根大舞台”则呈现另外一番景象。打着为观众“快乐生产,生产快乐”的响亮旗号,“刘老根大舞台”自2009年5月2日正式落户阳平会馆大戏楼以来,作为“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的第9家连锁店,成为二人转艺术在京城扎根的地方。修缮一新的大戏楼可以为团队活动提供专业舞台灯光、音响、LED大屏幕、无线网络等人性化设施,对外承接商务会议、公司年会、媒体活动、签约仪式、庆典、婚宴、party等各种类型包场活动。据记者日前走访,本山传媒出资3000万倾力打造的阳平会馆,如今紧闭的大门却将游客拒之于千里之外,本来可游、可赏的公共文化资源却有沦为商演阵地的危险,浓烈的商业化味道、高度的市场化策略冲淡了会馆本身的文化意味。
“老建筑无论是利用还是保护,必须对原有文化起到传承的作用。”在霍建庆看来,会馆并非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该遵循文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上的“裂变”式产出。
未来瞻望
打包聚规模,管理塑品牌
徜徉在北京南城的胡同里,扑面而来的感受是宣南文化的六多:校园多、报馆多、寺庙多、梨园故居多、戏园子多、会馆更多。会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为展现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城市性格添加了深刻的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现有会馆多达420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数量庞大的会馆文化群。但因长期缺少保护,大多数会馆都被居民占用或者处于废弃的状态。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文化保护和市场开发,这种稀缺资源将很快消逝,体现北京大都市文化魅力的元素之一将丧失。而如何才能走出一条文化传承与市场开发“双赢”的道路呢?
“全国一盘棋,打包成规模”,在肖永亮看来,这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谈到开发利用的规模积聚效应,他认为,北京现在的会馆管理是很混乱的,有的包给一些文化人士来管,还把它当做一个文化的东西来用,有的就分给老百姓,有的就干脆闲置,这样一来就比较分散,文化势能无法释放。对此,国家应该至少将北京的会馆资源普查一遍,系统登记造册。通过国家立法,制定规约统一管理,使它在政府或者专业的管理范围之内,这样就便于形成一种规模效应。就像嵩山少林寺“申遗”起初未获批准,后来将整个嵩山地区全部打包,形成一个整体风貌区就“申遗”成功了。会馆也可以形成一个群,也就是与周围建筑区作为一个统一规划的群体,甚至将全国的会馆联系起来,那效果将是大不相同的。
尽管现在管理起来很困难,但主要在于管理意识缺乏。参观游览不必每家都面面俱到,也不现实,但需要给人一个整体的概念。每个会馆都有自身不同的地方特色,会馆文化的传播,并不是让全世界的人都到每一处每个点参观,而是看到一个大的品牌,一种整体的精神。“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务实也得务虚。我们可以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设计一个可以随时供人浏览的大体量、图示化、动态化的视频,将全国各地的会馆资源数字化地集中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那样观众看到的是一种真实的文化震撼力。”谈到会馆资源的规模发展,肖永亮如是说。
在记者看来,对于文物的保护应该是多层次的,不可能单纯依赖国家政府行为。同时会馆的保护也是一个聚集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良好契机。当然,如何能够更好地传承过去旧有的文化,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又该确立怎样的市场定位以及经营方向,是值得探讨的。安徽会馆之所以隐没坊间,长期闲置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主要还在于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难以实现规模开发,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只有实现积聚规模,科学管理走品牌战略,借科技、民间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使得会馆资源真正成为一颗颗点缀在城市楼宇间的璀璨珍珠,而不是沦为无情铁铲下的片片瓦砾。北京如此,全国如是。面对会馆文化在全国各地的星罗棋布,它见证的历史文化大迁徙,它承载的民族间、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大气象,它遗存的民族融合团结的精神遗产和各种精美艺术经典,无论如何都应是我们文化遗产保护不该遗忘的重要的文化品类、品牌和文化空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1年02月25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