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的分析与建议
综上所述,本调查表明,信教传统不仅影响傣族男童教育,而且影响整个傣族教育,当然受影响最大的是“和尚”学生。概括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傣族信教传统深厚,今日仍有相当影响,客观上使农村傣族男童义务教育面临挑战,尤其是“和尚”学生的“和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协调。一方面,前些年傣族村寨学校男生“一年入、二年跑、三年四年不见了”的现象少了,家长依法送孩子入学的意识普遍增强。但另一方面,传统对学校教育依然存在着深沉而复杂的影响。在部分信教群众的观念里,宗教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当地传统上认为,男童当和尚后,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傣族人因信仰而视他们为佛的使者,只接受佛爷的管教,父母都变成为他的信徒,得向他跪拜受礼而使其教育权消失;特别是“和尚”学生难以理智区分佛寺的和尚角色与学校的学生角色,容易将和尚的优越感带入学校,或完全以和尚的角色替代学生角色,容易造成“和尚”学生行为与学校学习要求及生活的不和谐,学习不刻苦,纪律上学校难管理。此外,个别访谈发现,优先建学校还是建佛寺的抉择,对于信教群众也是一个两难问题。③
2.傣族农村家庭中,因信教等传统而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反而使男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境不利”。我们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传统上,在当地佛教信民眼中,和尚是佛的化身,是受佛的遣派来管教信民的,男孩才能当和尚,显然男孩高贵于女孩。所以父母对男孩的关注较大,他们从小受到太多的娇惯和溺爱,优越感太强。当“和尚”学生后,他们被视为小佛爷,不少人吃不得苦,更受不得挫折,成绩普遍低于傣族女生。此外,受宿命论思想的影响,一些傣族父母仍然认为孩子的“愚笨聪颖”、“财富贫贱”是“命中带来”,所以,他们对学校教育不重视。
3.佛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客观矛盾突出,对傣族男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依据传统,佛寺教育不仅学习佛经和傣族语文,而且施行品格教化。当前,一些佛寺过于松散,各自为政,考核方式主要是背经文,既不求甚解,也不重视思想品行的管理。一方面,因“和尚”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受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这种学习的影响,他们很难适应学校教育管理。我们还了解到,傣族的宗教节日很多,佛寺一有宗教活动,“和尚”学生大多数要回寺念经,傣族男生也要参加相关的活动,所以,傣族男生请假旷课的很多。此外,寺院教育影响在今日开放社会出现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例如,容易满足和保守倾向,在傣族男童学生身上表现为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及抱负水平低等。[2]当然,这不能说都是信教或入寺所致,但有一定相关。连本地一位前任傣族领导也认为,这对傣族未来人口素质极为不利。
4.当地学校教育需要继续努力改革,各部门应加强协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为解决傣族男童问题,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花费了异常多的心血,取得历史上难得的成就。但是,由于傣族男童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艰难性,现有教育措施和学校模式不仅尚存在不适应之处,尤其是当地社会转型加速,可能使之面临更大挑战,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应继续努力改革。显然,这需要各部门加强协作。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有以下初步感受,供当地有关部门参考。
1.基本原则是以当地男童的健全发展为本,坚持发展国民教育与保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原则。当地实践证明,二者可以兼顾,但二者都需改革,需要创新精神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智慧。重点是基于发挥社区各方力量和智慧的学校发展;中心是以学生为本;难点是建设性的保护和革新当地传统,其中寺院是关键。最终目的是,促进当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2.有效体制是建立有机整合政府、寺院、家庭、学校、社区和舆论等方面资源的网络,其中,政府协调作用是主导,寺院支持是关键,学生参与的学校革新是重心,家庭等方面的配合是基础。
3.作为现代社会专门育人机构的当地中小学校不仅要适应,而且更应当积极促进当地文化的健康变迁。为此,学校应发扬创新精神,争取和鼓励各方对学校发展的参与,尤其是主动探索与当地信教传统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发掘和激发寺院育人的传统智慧。
4.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主动协调上下左右的合力,给学校以更充分的自主权,不可一刀切,要改进支持和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积极自主发展。
我们认为,“和尚”学生的出现,本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是中国政府兼顾发展全民教育和保护民族传统的创新,因此,应该而且必定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
(鸣谢:本课题组感谢西双版纳州州委、州政府、州教育局、各县教育局领导,尤其是广大师生、家长,以及李永义局长、聂曲院长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何向荣院长的支持和帮助。)
注释:
①受试者中近40%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被迫提前还俗。有的是“文革”之后才入佛寺当和尚,最大年龄为37岁。
②当地口头语言,“做事”就是指做家务、劳动等。
③在傣族地区,每个寨子都建有自己的佛寺,而且各寨子的人多以佛寺为“面子”,是贫富的一种标志。因此,佛寺的大小与豪华程度很受寨民的看重,攀比现象也较突出。
(本文原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2期第96~10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