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调查表明,作为傣族“和尚”学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在自我角色认同、学习生活体验、成长抱负等方面确实带有许多鲜明的傣民族信仰和习俗。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和尚”学生感到学习苦、压力大。信教对傣族和尚心理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也的确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二)对傣族成年男子的调查
一方面,孩子入寺与上学的选择上他们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傣族成年男子是傣族男童的天然榜样,孩子身上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也是家长问题的折射。因此,此调查有双重意义。本调查在收回的300份问卷中有效卷281份。受试者的职业身份比例分别为干部12.3%,个体商人18.4%,农民62.1%,其他7.2%。学历分布大学专科及以上分别为11.7%,中专或中学26.7%,小学45.6%,文盲16%。其中曾当过和尚的占52.9%,5年以后还俗的占55%,20年以上的3人,最长的达25年。①他们的傣文水平情况是:能用傣文写作的占32.9%,能读简单傣文的35.8%,能说傣话但不识傣文的占31.3%。
调查发现,当年促使自己去当和尚的动力因素有95人(占32.8%)是出于对佛教的虔诚,有60人(占21.4%)的是迫于村寨传统舆论压力,有26人(占9.3%)是迫于家庭长辈的压力,其他还有怕上学读书苦或好奇好玩等原因;对傣族男子是否必须要当和尚的问题,有126人(占44.8%)认为信教者应遵循,有82人(占29.2%)认为信念存心底而形式不重要,有26人(占9.3%)认为可有可无;对今天傣族宗教信仰和以前相比,有93人(占33.1%)认为信教意识将会越来越增强,有73人(占26.0%)认为有淡化趋势,有92人(占32.7%)认为没有什么变化;在养儿育女观念方面,是否有性别歧视问题,认为没有的147人(占52.3%),认为有的81人(占28.8%,其中重女轻男约20%,重男轻女略高);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评价孩子的教育,有155人(占55.2%)认为学校教育和宗教教育都重要,有28.8%认为学校教育更重要,有9.6%认为宗教教育更重要;同时进行两种教育是否会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产生影响,100人(占35.6%)认为不会,认为有影响的占多数,但认为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的各占21%;对目前孩子成长最关注的五个方面是(按高关注点到低关注点排列)学习成绩、听话、安全、健康、会做家务;对“和尚”学生的管理,35.6%认为白天到学校晚上回佛寺,19.1%认为双休日去佛寺,其他时候在学校,25%则认为节假日在佛寺,其他时间在学校;当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有54.3%的人会冷静对待,有31.8%的人会采取回避。
可见,他们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无不带有宗教信仰的一些色彩,尽管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和被更多的信教群众认同;对于傣族男童接受两种教育的可行性,基本得到肯定;宗教信仰对傣族男子确有一些制约。
(三)对傣族成年妇女的调查
在傣族家庭里,成年妇女不仅有养儿育女观念,而且在家庭内外日常事务中发挥较大作用,她们对傣族男孩子进佛寺当和尚的态度,还间接具有异性认同的意义。共有281位傣族母亲参加调查,职业分布中农民为多数;接受教育方面,中专及中学以上的58人(占20.6%),小学189人(占67.3%),文盲34(占12.1%)。
傣族家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上,受访者自己成长记忆里认为有的34人(占12.1%,其中重男和重女相近),没有的247人(占87.9%);自己是否有性别歧视上,认为有的35人(占12.5%,其中重男多于重女),认为没有的246人(占87.5%);对孩子的关注方面,从高到低排位是“学习、身体健康、听活、能做家务”;有213人(占75.8%)希望孩于将来上大学;在自己当年选择伴侣时对对方是否当过和尚“很看重和看重”的31人(占11%),“一般”的84人(占29.9%),“没有在意”的166人(占59.1%);对没有当过和尚的傣族男子有无“歧视”方面,认为有的11人(占3.9%),认为没有的173人(占61.6%),认为不一定的91人(占32.4%);对当过和尚的傣族男人的评价方面,“最大优点”是文化知识水平高、宗教信仰虔诚、人品好、见识广,“明显不足”是心胸狭窄自尊心太强、怕吃苦、容易满足、胆小缺乏闯劲;对于“作为母亲你真的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当和尚吗”问题,选择“是”和“不是”各占23.4%和23.8%,其余则是“说不清楚的”;对于“孩子到佛寺你最大的希望”,认为可以得到虔诚信仰培养的51人(占18.1%),学好傣文153人(占54.4%),生活锻炼77人(占27.4%),其他27人(占9.6%);希望佛寺教育要加强教规教义教育的为79人(占28.1%),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139人(占49.5%),加强品行养成教育的30人(占10.7%),加强生活教育的26人(占9.3%);对佛寺学习和学校学习的时间安排上有11 1人(占39.5%)认为假期在佛寺学习,平时到学校学习为好。
可见,在养儿育女观念上,傣族成年妇女性别歧视已经淡化,希望孩子上大学成主流趋势,与以前有关研究比较是一大进步;在孩子进佛寺当和尚的问题上,传统影响仍较明显,不过,认为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为主流;尤其在对傣族男人是否一定要当和尚的看法,观念变化较大,更看重傣族男人的综合素质;小乘佛教中诸如与世无争的观念已经受到挑战。
(四)对当地教师的调查
接受问卷测验的教师共201人,其中小学教师108人,中学教师93人,民族教师约占30%。那么,教师们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