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邱开金]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张力
——云南西双版纳农村傣族男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作者:邱开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5 | 点击数:13233
 

 

内容提要: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还与该族信教传统极为相关,因此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国民学校教育普及间的张力。该传统有淡化趋势,但仍有相当影响,因此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使男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反而“处境不利”;“和尚”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协调问题是当地教育的最大难点;“和尚”学生制度目前面临问题,对傣族男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因此,当地要重点解决基于社区各方力量和智慧的学校发展;难点是建设性的保护和革新当地传统,其中寺院是关键,政府协调作用是主导。最终目的是促进当地每一个儿童的健康发展,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男童;教育问题;信教传统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人印象中,女童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本研究关注的却是男童教育问题。为什么?简要地说,在今日西双版纳农村地区,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并非仅仅是性别范畴的问题,在深层次上,它反映了当代少数民族教育(以下简称“民族教育”)日益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下简称“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普及间的张力。
总体来说,历史上,傣族积淀了一种特别的传统,傣族男孩到了七八岁时,都要进入佛寺当几年和尚,三五年便可还俗。对于傣族男童来说,进佛寺当和尚,曾是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因为这不仅可以习得民族语言文化,而且是男童成为“成人”所必需的。据说,传统上傣族男孩无当和尚的经历,会被视为“野人”,被人看不起,长大了找不到妻室。这种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一直传留到今天,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而今天,接受义务教育为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而进寺院学习佛教文化也是符合国家宪法的规定。显然,二者对于傣族民众而言都有合法性。这使农村傣族男孩(除非特别说明,后文的“傣族男童”主要指农村地区傣族男孩)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
具体来看,今天,无论是当地学校教育,还是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不少“和尚”学生的成长、教育和管理等方面都面临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尚”学生是傣族地区学校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即有的傣族男童勉强兼顾国民义务教育和民族宗教教育,同时具有佛寺“和尚”和学校学生双重角色。在学校教育与佛寺教育分离下,“和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障碍增多,使学校教育管理也面临更多的困难。此外,如何处理好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问题,也较为尖锐复杂。总之,傣族“和尚”学生问题是傣族现代与传统教育中最具影响、最有特殊性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和路径
鉴于本文属于质性研究,因此采用了“有目的抽样”(purposeful sampling)技术,即为了达到研究目的,而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人、地点和事件。[1]我们对所辖的二县一市(即勐海县、勐腊县和景洪市)傣族聚居村镇的社区与学校进行了调查。为了对傣族男童教育问题做出较为全面的分析,本研究总体上借鉴了人类学三角互证的策略,即对同一问题的分析,运用分别从不同相关渠道收集的数据与材料,进行相互印证和补充,以获得较全面的信息。[1]因此,我们的具体调查对象为“在校‘和尚’学生”、“傣族成年男子”、“傣族母亲”、“当地教师”、“傣族男学生”、“傣族女学生”、“非傣族男学生”和“非傣族女学生”。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根据相关性的程度,侧重前六类。
鉴于这是本研究的前期基线调查,因此主要实施了问卷调查。共设计书面问卷8个,共发出问卷2 000多份,收回有效卷1933份。测试人群区域分布为西双版纳州的6个乡镇,10所中学和9所小学。学生问卷是课余在教室统一实施。对“傣族成年男子”和“傣族母亲”的问卷调查,主要是在学生辅助下,利用学校家长会集体填写,或是学生将问卷带回家让家长个别填写。问卷调查后,还进行了一定的个别访谈。侧重分析有关“在校‘和尚’学生”、“傣族男学生”、“傣族女学生”、“傣族成年男子”、“傣族母亲”和“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对于其余调查结果分析较略。
 
二、调查结果
 
(一)对傣族在校“和尚”学生的调查
参加本调查的“和尚”学生中,中专“和尚”生69人,初中“和尚”学生97人,小学“和尚”学生68人(因考虑到对问卷的文化支持,我们在小学只对高年级“和尚”学生作调查)。其中,当“和尚”不满1年的76人,超过10年的有5人。
 “和尚”学生中反映出的值得注意的信息是:因为从佛与上学,有68人(占29.1%)觉得很累,有35人(占15.0%)认为两者相互的影响很大;对佛寺学习和学校学习的选择上,更喜欢佛寺学习的88人(占37.6%),更喜欢学校学习的136人(占58.1%),都喜欢的7人(占3%);傣文和汉文比较谁好学一些的选择是110人(占47.0%)和117人(占50.0%),有158人(占67.5%)认为两者的学习同等重要。佛寺佛爷和学校教师之间比较,更喜欢的选择分别是98人(占41.9%)和125人(占53.4%);到佛寺当“和尚”是自主决定还是父母意愿,自主决定类为149人(占63.7%),父母意愿类71人(占30.3%);今后理想方面,选择排名前三位的是大佛爷、商人和农民(并列)、科学家;对当前自己学校学习状态评价很满意的67人(占28.6%),今后将争取更好成绩的有172人(占73.5%),要保持这个成绩的有42人(占17.9%);面对别人的欺负怎么办的选择,要反抗的33人(占14.1%),要与之讲道理的76人(占32.5%),要忍让的60人(占25.6%)。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克建]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下一条: ·[刀承华]泰国民间故事与民俗的互渗相成关系
   相关链接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
·[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何庆华]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李斯颖]德宏傣族族源神话的多元叙事与文化记忆·[侯兴华]文化冲突视阈下云南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与边境社会稳定
·[金红]论傣族乐器“光邦”的象征功能·[屈永仙]傣族口头传统文类及其传承者
·[岩温宰香]傣族献祭竜林仪式的空间场域与文化传承意义研究·[袁宣民]美味佳肴撩人醉——《饮食文化》介绍
·[郭中丽]傣族孩童教养互动机制研究——以云南沐村傣族为个案·傣族:在东南亚国家及其相互交往中举足轻重
·[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温小兴]傣族村寨的风水实践与文化整合
·[金红]傣族乐器“光邦”的活态传承及其文化解释·[艾菊红]傣族水井及其文化意蕴浅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