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烟花禁燃为何这么难?
  作者:张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3 | 点击数:11246
 


  广州创先河:“紧箍咒”越念越紧

  永和街的居民至少可以光明正大地燃放烟花爆竹,但对于广州主城区市民而言,除了官方组织的烟花表演,烟花爆竹已成为久违的回忆。“新广州人”们或许不知道,广州是全国最早推行禁燃的城市。

  1992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烟花爆竹在广州主城区从此被禁。广州此举惊动全国,因为《规定》使广州成为全国最早推出“禁炮令”的城市。《人民日报》评论称:广州“创下了‘一夜革除千年旧习’的奇迹。”

  《规定》第三条规定:“在本市越秀区、东山区……(以下简称‘八个区’)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燃放烟花。在八个区的行政街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燃放爆竹。”也就是说,当时广州市民俗称的“老八区”全面禁燃烟花,“老八区”的乡镇可以燃放爆竹。

  三年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又对《规定》作出修改,扩大和细化禁燃范围:“越秀区、东山区……黄埔区(含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燃放烟花。本市八个区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燃放爆竹。本市八个区范围内,白云区各行政街和新市镇、同和镇、石井镇、龙归镇、太和镇范围内,禁止个人燃放爆竹。”

  一年后,《规定》再被修改——郊县以下区域被纳入限燃范围,涵盖花都、从化、增城和番禺市的中心区域及部分村庄。”

  2005年,与广州区划调整的进程相适应,《规定》进行了至今最后一次修改,萝岗区建区时原属于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管辖的区域禁燃烟花和爆竹。永和街之所以能够燃放,是因该辖区原属增城。


  北京调整:公安部官员提出加严

  在广州开禁燃先河后的第二年,首都北京跟上了这个脚步。但在12年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却作出修正,改“禁燃”为“限燃”。

北京对烟花燃放开禁后,警车在胡同不断巡逻。 北京晨报李木易/CFP供图

  这一调整的原因,是民间要求解禁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与烟花爆竹有关的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并未因为禁燃而归零——北京市各级政府每年在禁放监管上投入的人力、物力都不少,而“偷燃”及因此而生的各种社会成本依然存在。于是,北京市决定改“堵”为“疏”,“限定时间、限定地点”燃放,正面应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

  根据规定,北京的文物保护单位、车站、医院、幼儿园等八类地点及其周边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五环路以内的地区限时燃放: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至十五每日的7时至24时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不得燃放。五环路以外的地区,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划定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改“禁”为“限”,北京也为之付出了代价——今年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燃放密集,北京市公安局不得不出动警用直升机进行空中监控。同时,从除夕到初五,北京还是因燃放烟花爆竹而致2人死亡、388人受伤,比去年同期上升11%;因此而起的火情共计194起,同比上升了104%。

  残酷的数据迫使北京市对“限燃”政策作出了“收紧”调整——今年2月14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针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细则。细则扩大了禁燃范围,新增的禁燃地区,在北京约有11370处之多。

  针对不容乐观的现实,公安部消防局总工程师杜兰萍前天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应制定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严格限制燃放品种,抓紧修改完善有关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和燃放的标准和法规,进一步严格限制允许销售和燃放的烟花爆竹的数量、规格和品种,尤其要减少、降低允许市民燃放的烟花爆竹的品种和规格(装药量)。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2011-02-18

上一条: ·[黄艾禾 白伟志]《三国》“东西志”
下一条: ·广州今年炮声渐响不言开禁 应否“禁炮”再热议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