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克建]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作者:李克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1 | 点击数:24792
 
(二)民族迁徙是影响民族分布格局形成、发展和演变最重要的因素,民族分布格局主要随人口迁移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充满了无数的变量,政治、经济、军事、民族、人口、自然、地理等因素都会引起民族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但民族迁徙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量。因此有学者称“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的迁徙,不仅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多民族格局形成、发展以及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29]而且我国古代的人口迁移还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当社会比较安定时,人口迁徙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21](P.355)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历程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三)民族分布格局是透视民族关系的“活地图”。从民族社会学的研究角度来看,民族居住格局是研究民族关系十分重要的场景和变量,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状况便可通过民族分布格局窥见一斑。在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少数民族内迁和汉民族向外辐射如同民族分布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两条主线,这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共同作用,致使各民族之间频繁接触、密切往来、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
 
注释:
①笔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西北地区的人口数据是否准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该数据至少表明由于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导致西北地区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却是不争的事实。
②此处苗疆系广义概念,泛指西南三省、两湖、两广等省的各少数民族地区,几乎包括了整个中国的西南、南方地区。参见杜文忠著《边疆的法律——对清代治边法制的历史考察》中对苗疆范围的界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参见《张允随奏稿》,乾隆七年二月十七日。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2.
[2](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2006年印刷.
[3]陈玉屏.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J].中华文化论坛,2000(1).
[4]潜苗金译注.礼记译注·王制[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5]李维琦点校.国语·郑语[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
[6](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周世中国地(卷5)[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35.
[7]参见安介生.中国古史的“万邦时代”——兼论先秦时期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渊源与地理格局[J].复旦学报,2003(3).
[8]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A]//饮冰室合集(第8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9]田昌五.中国奴隶制的特点与发展阶段问题[A]//先秦史论文集[C]:30.1982.
[10](唐)房玄龄等.晋书·江统传(卷56)[M].二十五史全书(第2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1]路遇,腾泽之.中国人口通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2](唐)房玄龄等.晋书·石勒载记(卷105)[M].二十五史全书(第2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五年(卷104)[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卷106)[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5]参见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2000.
[16]参见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A]//(唐)李百药.北齐书·颜之推传(卷45)[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2003年印刷.
[17]参见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8]参见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李济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9](唐)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A]//李太白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0]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258.
[21]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2]云中天编著.中国历史上的大融合[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
[23]参见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4]张增琪.中国西南民族考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267.
[25]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85.
[26]参见江立华,孙洪涛著.中国流民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57-158.
[27]伊佩扎.条陈滇省事宜四条疏[A]//道咸同光四朝奏议(第1册)[Z].
[28][苏]卡赞宁.中国经济地理[M].焦敏之译,上海光明书局,1935:98.
[29]杨建新,民族迁徙是解读我国民族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A]//杨建新,崔明德主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9.
(本文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9期第26~3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周怡]强范式与弱范式:文化社会学的双视角
下一条: ·[邱开金]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张力
   相关链接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李虎]论传承人流动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郭崇林]民间叙事中的历史记忆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郭崇林]民间叙事中的历史记忆
·[王亚南]口承文化与民族迁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