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相对平衡的代际关系,建国后的集体化时代也存在相对平衡的代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代际关系失衡,子女不孝普遍且严重发生,而父母依然为子女婚配耗尽心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这种失衡的代际关系只是一种过渡现象,它将被一种更加理性化、较少亲情友好的相对平衡的代际关系所代替。这种新型代际关系将对农村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代际关系;婚姻;乡村治理;理性化
当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巨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家庭结构及家庭代际关系正在发生变动。本文以笔者近年来在湖北、安徽、辽宁、河南、湖南等地农村调查的资料与感受为基础,对当前农村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做一个初步的讨论。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代际关系
传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核心是“反哺”,费孝通将中国代际关系与西方代际关系分别概括为“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代际关系是子女必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赡养老人是子女的责任,这种反馈式的代际关系被称为“哺育”与“反哺”。①而在西方文化中,父母对子女有抚育义务,而子女长大成人后却不一定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他们只对自己的下一代承担养育之责。“父慈子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的家庭关系模式,它不仅反映了父母与子女之间自然、深厚、淳朴的爱,还体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反哺”式的双向义务伦理实质,是父子血缘天性的伦理升华。②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是非常关键的一种关系,并且婆媳关系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婆婆强势,媳妇弱势。因为婆婆或父母不仅占有较为优势的位置,并且对占有这一优势位置具有自信,所以他们不会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这一位置、如何为个人未来作打算上,他们完全站在全家及子女的立场上来通盘考虑家庭的发展。媳妇或子女则虽然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但一方面婆婆或父母并不“自私”,并不会过分地“压榨”;另一方面,所有人都可以往前期待,期待自己成为当家人后获得补偿。总之,在传统社会中,因为代际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即使在婆媳之间有婆婆强势的成分,媳妇也总可以通过时间来弥补自己在年龄上的劣势,正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
维系代际平衡的传统家庭关系还与家庭结构有关。传统社会,大家庭是一种社会理想,“父母在不分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规范。因为“父母在不分家”,多子家庭中,子女成家后就成为联合家庭,联合家庭在传统社会占有相当比例。比如王跃生在河北调查,建国前冀南地区联合家庭要占家庭总数的15%左右,而考虑到联合家庭人口较多,则生活在联合家庭的人数就会更多。③即使父母健在而兄弟分家,这种分家也会充分考虑父母的权益,比如,分家后家庭的主导财产仍然归父母掌握,只有在父母去世后,诸子才能来分割父母的财产。父母健在的分家,往往只是分家的儿子从老家中分出去,而非父母从老家中搬出去。父母在世时主要是分灶而不是完全分家产的分家,这种分家被称为分爨型分家,并非完全的分家。④
稳定的代际关系,使父子及婆媳之间都可以按社会为自己设定的角色来做该做的事情。父母要为子女“操心”,将子女养育成人,为他们娶妻生子或创造娶妻生子的条件。父母不尽全力为子女“操心”,就会出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而香火不继的大问题。而子女如果不尽全力孝敬父母,就会有良心上的不安和道德上的负疚,就会受到舆论的恶评,当然父母还可以拒绝将祖产分给不肖子孙。总之,在一般情况下,传统的代际关系会调动父子两代的积极性,合力将延续香火、光宗耀祖、造福子孙的事业做好。这种代际关系是“我们”的双向负责的代际关系,因此也是一种平衡的代际关系,也是可以最为有效地以合力来应对生产生活事务、以最有力的整合形式来达成家庭共同目标的代际关系。这种代际关系在经济条件比较简陋、生产力水准比较低下的传统社会,对于增进家庭合作,降低社会成本,具有十分重要而正面的意义。当然,这种代际关系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牺牲了部分夫妻关系,减少了家庭内各方自由伸张权力的空间。
新中国建立以后,“妇女解放”的话语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妇女不仅要从男权中解放出来,而且要从不平衡、不对等的婆媳关系中解放出来;不仅要从婆媳关系中解放出来,而且要从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妇女解放后,“妇女能顶半边天”,广泛参与家庭以外的生产和社会事务,参与公共事务。自由参加社会公共事务的妇女,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爱情,可以选择离婚以离开那些“恶婆婆”或“坏丈夫”,其结果是,家庭内部的婆媳关系开始向平等的方向转化,家庭中夫妻之间的平衡关系逐步变得重要,而婆媳关系变得次要;夫妻之间的感情生活变得重要,而传宗接代的任务变得相对次要。
“妇女解放”及新中国的其他制度改革(如土地制度改革等),对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家庭关系的主轴由父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化,妇女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相关,大家庭就越来越难以维系和整合,联合家庭在建国后不到10年的时间内即基本退出历史,核心家庭(主要是多子家庭分家所致)快速增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