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味儿的恢复,是找回文化记忆的过程。要借春节团聚的传统,加强人伦道德的培育和发扬。这位著名人文学家呼吁,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应尽快恢复春节“年”的叫法。要将传统的春节正名为“农历年”或“中华年”,作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民俗年,共同的精神家园。
对此,浙江温岭的教师王军荣则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年”不在于改名,而在于保持年味。年味的淡化,在于民俗的日渐式微。过年,需要有一种浓浓的年味,年味离不开民俗,离不开“历史”的东西,应该研究如何保持、增添年味。
政府需助力传统节日
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怎样才能在现代文明中焕发新的光彩?古老的节日要融入时代的新内涵,满足百姓的新要求,必须善用现代化的新手段。
“网上拜大年”、“网上摄影展”、“网上猜灯谜”……今年春节期间,由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的2011年“我们的节日·春节”网上活动,引导网民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贴近生活,满足人们节日文化需求,活动参与网民众多、反响热烈。
在采访中,一些专家都强调,春节,涉及十几亿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政府有责任花大力气进行引导。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节日人民是主人,政府也要有所作为。首先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传统节日虽然主要是家庭节日,但仅仅靠家庭不够,还要面向社会。
萧放提出,应该建设一种开放、包容的节日传统。不必抵制洋节,要把它看作是节日文化的补充和丰富。有了洋节,中国的节日生活会更加有活力、有张力。保有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过节”姿态,这是政府应该提倡的。
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星亮看来,继承和弘扬春节文化,是复兴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他认为,我们需要秉持恢复、保护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复原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恢复和扩大其教育、娱乐和凝聚功能;创新春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之适应现代社会,世代相传,永葆特色。(本报记者 赵达)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02月17日01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