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炎黄子孙不能忘怀的鲜明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春节是中国百姓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但当下,国人明显感受到春节的年味淡了、节日气氛不浓厚了。
某知名网站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93.6%的受调查者感觉现在年味儿变淡了。其中51.8%的人表示年味儿“淡多了”,41.8%的人认为“有点淡”,认为年味儿没变淡的人仅占4.6%。
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怎样才能让春节这个源于农耕文明的古老节日,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
春节的符号在弱化?
上千条空中航线,9万多公里铁路,近400万公里公路,40天的时间,亿万民众辗转于各种交通工具,只为了回家过年。据国家发改委预测,今年的春运客流量将达到28.5亿人次,同比增加11.6%。这些数字折射出“回家团圆”是中国大地春节永恒的主题
与此同时,放鞭炮、贴春联、挂福字、吃年饭等传承数千年的春节习俗依然是每年的“必修课”。显然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未消退。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春节的人文内涵正受到现代文明的严重冲击。春联照贴,福字照挂,可自家动手写的少了,更多则是商家的赠品。
尽管样子很精致,但其中的文化内涵渐失。
变味的还不止这些。譬如拜年的习俗没变,但形式却变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还记得,三十年前他读研究生时,会挨家去给老师拜年;后来有了电话,就用电话拜年;现在则变为发发短信了。
春节的符号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祁庆富认为,就“回家过年”这一点而言是强化了。农业社会流动性很小,现代社会流动性则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回家过年”,客观上强化了“过年”的符号。此外,与春节有关的节日商品、广告等商业运作和炒作行为明显强化了。
但是“弱化在精神。”祁庆富认为,从文化角度看,春节有弱化的一面。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魂”,春节是最大的“魂”。其符号意义在于“辞旧迎新”——与芸芸众生的生命律动相关。因此有关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亟待梳理、继承和强化。
春节文化要注重“礼”的重建
“爆竹声中一岁除”,作为辞旧迎新重要标志的鞭炮,是春节习俗中一个颇具争议的焦点。在“禁与不禁”间摇摆,成为人们对待传统习俗纠结心态的真实写照。
2006年北京市政府恢复放鞭炮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曾将其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胜利”。
在田青看来,当下节日精神文化内涵的淡化都与“礼”和“敬”的传统丧失有关,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研究和重建,就是对“礼”的重建。
中国是礼乐之邦,非常强调礼仪,礼仪的核心是“敬”--敬祖先、敬神明。田青认为,“我们在礼的培养上不但缺少仪式化,也缺少连续性;现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最重要的是要讲它的精神内涵,展示传统节日和民族精神深层的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02月17日0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