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吴仕民]原生态文化摭谈
——兼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作者:吴仕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14 | 点击数:12050
 
 
 
现代的生态文化热还能持续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也许会有人认为:任何文化都是特定的历史现象,没有不衰败的文化,况且经济生活和社会环境都变了,对原生态文化只能采取顺乎自然的办法,任其自生自灭。还有的人认为:传统文化虽然好,但保存她不容易,并且如果用今天的方法对其加以保存,她可能脱离本来的特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形态,经过现代服装、灯饰、舞美包装的所谓原生态就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
以上种种观点自有其道理,但也颇有点无心亦无奈。诚然,文化离不开生活的土壤,但文化作为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人们在创造和保护文化方面并不只是被动适应,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我们不应在历史的潮流面前无所作为,对原生态文化,我们应充分认识其价值,进而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挖掘、保护和发展,这项事业意义重大,也可大有作为。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她的重要价值,此处不再赘述,但如果再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察,或许会加深我们的认识。人们的生活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人们需要包括原生态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原生态文化对人类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文化。
当然,在保护发展原生态文化时我们应力避胡乱作为的倾向。要制止作假,防止人为地制造一些与文化传统毫不相干的东西,譬如一些旅游景区招徕游客的所谓土风土舞,并冠以“原生态”之名,这其实是在戮杀原生态文化。还要力避作滥,如用“原生态”为招牌,给一些歌舞遍插原生态文化标签,这实际上是粗制滥造,破坏原生态的特性和美感,令人反感生厌,这实际上也是在摧残原生态文化。
人世间许多事情容不得犹豫,对原生态文化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她很可能会无情地消失,并且将很快地消失。养育一片森林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毁坏一片森林可能是数十年、数年或数月。有些文化品种的抢救刻不容缓,事实上已有过这样的实例。比如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东方音乐文化的无价之宝,……是新疆这个‘歌舞之乡’的象征,‘是流传千余年的东方音乐历史上的巨大财富’”[4]的维吾尔族音乐史诗《十二木卡姆》①,在20世纪50年代已成濒危,当时有关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让能演唱全曲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家吐尔地阿洪②连续演唱,然后加以录音、整理。这位音乐大师在演唱后不久便逝世了,如挖掘、保护行动再晚几个月进行,《十二木卡姆》就可能残缺甚至失传。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对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不仅重要,而且刻不容缓,需要抓紧进行。
也有事实证明,只要潜心努力,就可大有收获。以胡笳为例,读到优美的“胡笳十八拍”,许多人很想听听胡笳之音,但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天空,后经研究、试制,胡笳已在内蒙古复活,已有人能演奏。这证明了重视与保护可以使传统文化延续生命,甚至复活生命。
 
 
如何保护原生态文化,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是至为重要的。
一是对原生态文化产生的故地和创造、继承了这些文化遗产的民族及地区加以重视,充分认识原生态文化的价值,精心呵护,给予滋养,把她留在生活之中,使她活在民间。要特别重视年轻一代传统文化保护继承意识的培养,使原生态文化成为动态的文化、活着的文化代代承传。在进行文化开发、旅游开发时,要重视原生态、保护原生态。
二是政府部门要采取措施,包括法律和行政措施,积极推动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如制订有利于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原生态文化抢救工程,建立原生态文化博物馆,开展对原生态文化的研究收集活动,加强原生态文化的展示和交流等等,这些皆是功德无量的举措。
三是社会有关方面要持久地关注、关心和支持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比如文化工作者可通过研究、收集、创作、表演等形式保护传统文化;喜爱原生态文化的慈善家可通过经费资助等善举保护传统文化;新闻媒体则可通过有效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来推动对于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希望大家都来珍惜原生态文化,因为她不仅属于某一个民族,也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甚至属于全人类。
中华民族是一个珍爱历史、关心未来的民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应该保护好原生态文化。经千百年流传的原生态文化,不应该在现代化进程中湮灭,而应光彩闪耀,与现代化进程同进取,与我们民族前进的脚步共迈进,并为中华文化实力的增强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种精神力量。
 
注释:
①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即大型音乐套曲的称谓。它是维吾尔人民创作出来的一部巨大的音乐财富,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见《十二木卡姆简介》,http://www. daynew. net/.
  ②吐尔地阿洪,新疆喀什地区“十二木卡姆”世家的第五代传人。见高方、阿不列力木·艾则孜《“十二木卡姆”传人吐尔地阿洪之子》,新疆天山网http://www. tianshannet. com. cn.2005-11-28.
 
参考文献:
[1]侗歌在巴黎[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
[2]人民网评论部策划.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DB/OL].人民网:http://culture. people. com. cn/GB/22226/34912/34914/3354287.
[3]降边嘉措.走进格萨尔[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4.
[4]新疆中青旅.十二木卡姆[DB/OL].巴依旅行社:http://www. bayi88. com/Article_Show. asp? ArticleID=908.
(本文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11期第1~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红涛]西藏民族舞蹈继承创新发展之我见
下一条: ·[唐璐璐]网络时代民间文学的坚守与更新
   相关链接
·[林继富]跨界、破圈: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融入现代生活·[丁津津]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风热潮下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思考
·[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海南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马盛德:非遗保护如何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中国(鲁山)七夕节: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邱运华]让七夕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关于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民俗与现代生活”大讲堂的通知·激活传统手艺,融入现代生活
·乌丙安:让传统工艺“无孔不入”地走进现代生活才是振兴之道·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千年智慧照耀现代生活
·建立民俗文化通向现代社会的渠道·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乌丙安: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汤书昆:现代生活向传统工艺提出新命题
·交流经验成果 与手艺携手同行·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
·2016年文化遗产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祁庆富]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