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献通考》卷328《四裔考五》。
(19)苏过:《斜川集》卷5《论海南黎事书》。
(20)傅增湘编:《宋代蜀文辑存》卷74《请绝南蛮岁犒互市疏》。
(21)苏辙:《栾城集》卷42《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
(22)范成大:《揽辔录》。
(23)《苏东坡全集》卷8《奏议集·乞禁商旅过外国状》。
(2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6,绍兴三十年九月条。
(2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6,嘉祐七年六月癸未。
(2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5,元祐二年九月丁巳。
(27)《宋史》卷277《郑文宝传》。
(28)《宋史》卷257《李处云附子继和传》。
(29)《孝肃包公奏议》卷9《论杨守素》。
(30)《宋名臣奏议》卷138《上哲宗乞还西夏六寨》。
(3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5,元祐元年二月壬戌。
(32)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4,元祐二年八月丙午;卷405,元祐二年九月丁巳等。
(33)《宋史》卷266《李至传》。
(3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5,元祐元年二月壬戌。
(35)《西夏书事》卷32。
(3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7,庆历五年十一月癸未。
(37)《宋史》卷186《食货下八》。
(38)《西夏书事》卷5。
(39)《宋史》卷277《郑文宝传》。
(4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2,宝元元年十二月甲戌。
(41)参见《宋史》卷485《外国一》。
(42)参见[日]加藤繁著、吴杰译:《宋代和金国的贸易》,《中国经济史考证》,华世出版社1981年版。
(43)(44)(45)(52)《宋史》卷493《蛮夷一》。
(46)参见拙文:《宋代西南地区的市马与民族关系》,《思想战线》1989年第2期。
(47)《宋代蜀文辑存》卷74《请绝南蛮岁犒互市疏》。
(4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3,庆历元年八月乙巳。
(4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8,庆历二年十二月乙丑。
(5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04,元祐二年八月戊申。
(51)《宋史》卷496《蛮夷四》。
(53)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导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54)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外国门下》。
(55)熊铁基:《唐代民族政策初探》,《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56)参见张正明:《和亲论》,《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7)《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8《再和明妃曲》。
(58)《通鉴纪事本末》卷2下《匈奴和亲》。
(59)《晋书》卷56《江统传》。
(60)《旧唐书》卷199下《铁勒传》。
(61)《旧唐书》卷80《褚遂良传》。
(62)《通典》卷199《边防典十五·薛延陀》。
(63)张正明:《和亲论》,《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
(64)《资治通鉴》卷12,高帝九年。
(65)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
(66)参见拙文:《宋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义军》,《思想战线》1990年第1期。
(67)《宋史》卷493《蛮夷一》。
(68)《明史》卷80《食货四》。
(69)《宋史》卷485《外国一》。
(70)《宋史》卷491《党项传》。
(7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1,明道元年七月甲戌。
(7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1,熙宁八年十一月丁巳。
(7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88,绍圣四年五月辛巳。
(74)《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28,大观三年六月条。
(本文原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4期第11~23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