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曾经是民俗学重镇
这套学术界公认的经典丛书为什么会产生在当时的中山大学?
叶春生指出,“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学界纷纷倡导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发扬光大民族自己的东西。中国现代民俗学最初萌芽在北京大学。据了解,1918年,顾颉刚先生等人在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创办起《歌谣》周刊,10年来收到的歌谣谚语有二万余首,故事和风俗调查数千篇,但由于经费不足的缘故,一直没有成书,顾颉刚说这是他“最感悲伤的事情”。上世纪20年代,广州民主革命势力日益强大,吸引了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学界进步人士南下羊城,顾颉刚也来到了中山大学任史学系主任。当时的中大在办学经费上是全国高校中最为充裕的,这大大鼓舞了民俗研究者们的工作热情。1927年,顾颉刚发起创立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把北大的精神秉承过来,同时创办《民俗》周刊,印行中大民俗学丛书,设置风俗物品陈列室,开办民俗学传习班……这些活动不但开拓了中国民俗学的领域,在东亚人民文化研究史的研究上也是引人瞩目的,中大在这个时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民俗学的重镇。
作为中山大学民俗学研究重要载体的《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从1928年3月开始出版第一本《印欧民间故事形式表》,至1930年5月出版最后一本《祝英台故事集》,三年时间出了37种共39本,计有220多万字,不仅在中国民俗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享有国际声誉,在世界各地的大图书馆里,构成了馆藏珍本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俗学丛书的旧版本
重新擦亮民俗学金招牌
叶春生告诉记者,整理出版《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前后花了两年时间,是在中山大学985项目和中文系的支持下进行的,花费15万元,算是还了顾颉刚和钟敬文这两位中国民俗学巨擘的心愿。
记者了解到,以《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为名的系列著作,两年前就已开始有新鲜血液注入了。新丛书第一本《俗眼向洋》由叶春生教授率先推出以来,如今已经出了六本,内容涉及广东不同地方的民俗。叶春生与他的同行们传承中大民俗学会关注民众的传统,“一为学术,二为文艺,三为民生”,把“中大民俗学丛书”的品牌擦亮了,民俗学也日益进入普通人的视野,成为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问。
作为著名民俗学研究专家,叶春生已经不是人们通常想象中独守书斋的形象,他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广东各地争相约请叶教授来到辖地,研讨民俗,设计民俗开发品牌。
叶春生的足迹遍及南粤大地每一个角落。在中山,很多人都说自己是珠玑巷人,先祖来自中原,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确实不假。这些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鼻梁直而中间有点突出,脚趾的小趾头是分岔的。叶春生说,以长江为界,南边的人骨头有204块,北边的有206块。可见,珠玑巷的人就是从北方移民过来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4-05-07 15:42:4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