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流行谚语“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广州“高第街”和“仰忠街”的得名,来源于古代穷人家?广州儿歌《鸡公仔》、《月光光》等你会唱几首?……
在70多年前的国立中山大学,有这样一批学者,如顾颉刚、刘万章、容肇祖、杨成志、钱南扬、钟敬文等,放低大教授的身段,从大学讲堂走入乡野,搜集了中国各地民俗风情的点点滴滴,编纂成中国第一套民俗学丛书———《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70多年过去了,这套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突出地位的民俗经典丛书散佚各方,有的甚至流失海外,令人嘘唏不已。
叶春生教授秉承乃师素志,70多年后重新出版民俗学丛书
然而,前不久,“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的高足、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叶春生教授,带领他的同事及弟子共十几人,从各地甚至海外将这一套丛书奇迹般地全部搜罗回来,加以整理注疏,并在近日重新出版了《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让海内外学界得以重新全面审视中国民俗学最早生成时的勃勃生机。
昨天,叶春生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细诉了中国民俗学种种掌故与现实。
大学者为何青睐小民俗
翻看《中山大学典藏民俗学丛书》,不难发现,许多学者的名字,都和一个个小小的民俗材料联系起来。如:顾颉刚研究苏州一桩婚事的总礼单、刘万章关注广州专替丧家做唱喊工作的“老婆子”的多种哭法,钟敬文用国语翻译广东地方的民歌……
为什么当时像顾颉刚这样一流的学者,愿意从事搜集民俗这样看起来有点“下里巴人”的事业呢?叶春生解释道,民俗代表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是很有内涵的东西,民俗学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初的国外,就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当时这一学问在中国并没有多少人问津,一直到史学家顾颉刚、文人刘万章(半农)等人的涉足,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刘万章曾指出,风俗是人们生活的表现,各处风俗不同,就是各地的人之生活迥异,如果把这不同的风俗,通通记述出来,给大家知道各处迥异的生活,是多么欣幸的事情!因此,他们的愿望是“在以前没有人注意的荒芜之土———民俗———中开垦成沃美的耕地,收获无数嘉禾美果”。
叶春生指出,最早在中国收获民俗学美果的当属史学大师顾颉刚。他在当时的《中山大学民俗学丛书》中推出了著作《妙峰山》,是中国第一部经有组织的实地考察后写成的民俗学经典,第一次打破了文史学家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思路,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田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期顾颉刚还贡献了《孟姜女故事研究》三册,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考察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和演变,并以跨学科的眼界,把历史研究和民间文艺研究结合在一起,被誉为“中国民俗学扛鼎之作”。此后,闻一多、茅盾等研究中国神话,无不秉承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还引入了西方的研究理论,颇成气候。
叶春生说,民俗学说起来是一种广泛运用语言学、社会学、宗教学和人类学的边缘学科,但是其研究的内容却是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民情民风,因此人们既可以把这一套丛书当作解放前中国民俗学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可把它看作是雅俗共赏、饶有趣味的读物。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4-05-07 15:42:4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