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龚茂莉 龚家铭]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
  作者:龚茂莉 龚家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31 | 点击数:11105
 

 

一、葫芦和葫芦丝
 
(一)葫芦文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体系及其各种流派在人文学科的深入,学界对葫芦文化的各种解析可谓硕果累累。尽管因方法论的不同彼此间得出的认识和结论尚有一定差异,但对葫芦文化中蕴含祖灵和生殖崇拜内涵则几近共识。
中国葫芦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葫芦曾被先民推崇到神位祈求生育,后来葫芦另有的“福”、“禄”、“多子”、“平安”含义被应用到民间美术的各个领域,成为受中国大众喜爱的图样。它是多子的象征、女性生殖能力的象征和母体的象征。它是古人生活的器用、母体崇拜与生育信仰的具象、济世的象征和镇妖的法器、吉祥的寓意与艺术的素材。
葫芦算是一个十分完整的“集体表象”, 葫芦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颇有分量的一部分。
(二)葫芦丝及其传说
葫芦可以做笙、竽、匏笙、匏琴、葫芦箫等乐器,古人称之为瓠类乐器。其音色悠远、凄美。以葫芦为材料制作的乐器在我国很多民族中普遍存在,诸如:葫芦丝(傣、阿昌、彝等民族舌簧气鸣乐器);葫芦胡(壮族、布依族拉弦乐器);笔管(布依族舌簧气鸣乐器);土胡(壮族拉弦乐器);天琴(壮族弹拨乐器);西玎(即玎郭叨,傣族拉弦乐器)等。
葫芦丝是流行于滇西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少数民族的舌簧气鸣乐器。所谓“攒竹于瓢,吹之呜呜然”,即是指用葫芦做的一类笙簧乐器。葫芦丝,傣语称“筚朗道”,“筚”是傣族气鸣乐器的总称,“朗道”是葫芦,意为带葫芦的吹奏乐器。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音色柔润而纤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擅长表达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在德宏傣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候,在大盈江畔,住着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名叫朗慕,江边有个划渡筏的小伙子叫二保。朗慕过江去赶街,这天坐二保的渡筏,两人一见钟情,约定再次相会。一天从江上飘来一个小葫芦,里面装着朗慕的信:因家父管教很严,不能与你对歌谈情,你若心中有我,就在葫芦下面插上竹管,待夜深人静时来到我家墙外,吹起我们用葫芦和苦竹合制的筚朗道,畅述衷肠。二保每晚到墙外去吹,都被家人赶走。朗慕被禁深宅,听乐声怀念情侣,不久含恨而死。二保悲痛欲绝,每天夜里走村串寨吹奏心爱的筚朗道,把这悲烈的爱情故事讲述给傣家儿女。
葫芦的意象既与天地之形相通,又因浑圆的特征近似母体。当葫芦的文化沉积转移到葫芦丝上,于是这个乐器就必然具有了葫芦的神话特质。我们可以从傣族地区流传的另一个民间传说看到这一点:很早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后生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心爱的姑娘,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起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百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筚朗道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二、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
 
英国著名功能学派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K. Malinowski,1881-1942)和拉德克利夫·布朗(A. R. Radcliffe Brown,1881-1955)从功能观点出发,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都是有功能的,并且强调文化或社会的整体观念,曾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象征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内部各因素的功能在各自发挥的同时也互相关联着,并整合在文化这一统一整体中。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代的艺术可以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原始部落进行狩猎、战争行为时,用歌舞的文艺形式作为对胜利的祈祷,这里有巫术功能;宗教活动中往往也要采用音乐、诵诗的文艺形式,这里有仪式功能;而在当代都市生活中,流行歌曲可能承担青年们情感宣泄的功能。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艺术的功能也会随之而变迁。作为傣族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葫芦丝,其社会功能也同样在发生着变迁。葫芦丝文化在不同时期满足了不同文化环境的需求,其功能具备了时代特征和年龄、群体特征。其功能的变迁可以是实质性变迁,也可以是人们看待它的方式和角度的变化即认识性变迁。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宋生贵]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及当代际遇
下一条: ·[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
   相关链接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虞佳芯]瑞安龙舟竞渡的变迁研究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
·[孟令玉]乡土变迁下的家族发展·[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丁本恩]西王母本义及其形象、信仰变迁考·[陈阳]闽南农村近 50 年丧葬仪式的“变”与“不变”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
·[裘兆远]从家堂看太湖渔民俗信的变迁·[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